從我們分別到現在,已經過去三十多年了。在我一生中,曾經遇到過很多坎坷,但是,每當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件我從沒有做過的事情時,我就止不住會想起克瑞斯,不知道他會如何處理。有時候,我會把右手背在背後,把大拇指勾在皮帶上,試著用左手去做這件事……不管怎樣,我會永遠想念他。

一枚戒指

文/史維

我們每個人就像這枚戒指,在人生這個大市場裏要自我珍視,同時也要努力,讓我們遇到的人,就算不是內行,也能發現我們真正的價值。

一個小夥子非常苦惱:“老師,我覺得自己什麼事也做不好,大家都說我沒用,又蠢又笨。我該怎麼辦呢?”

老師說:“孩子,我很遺憾,現在幫不了你,我得先解決自己的問題。”他停頓了一下,說,“如果你先幫我個忙,我的問題解決了,之後也許我可以幫助你。”

“哦……如果能幫您的忙,我很榮幸,老師。”年輕人很不自信地回答說。

老師把一枚戒指從手指上摘下來,交給小夥子,說:“騎著馬到集市去,幫我賣掉這枚戒指,我要還債,要賣一個好價錢,最低不能少於一個金幣。”

年輕人拿著戒指離開了。一到集市,他就拿出戒指給趕集的人看。人們圍上來看,而當年輕人說出了戒指的價格後,有人嘲笑他,有人說他瘋了,隻有一位老人出於好心向他解釋,一個金幣是多麼值錢,用來換這樣一枚戒指是多麼不值。有人想用一個銀幣和一些不值錢的銅器來換這枚戒指,但年輕人記著老師的叮囑,拒絕了。

年輕人騎著馬悻悻而歸。他沮喪地對老師說:“對不起,我沒有換到您要的一個金幣。也許可以換到兩個或三個銀幣。”

“年輕人,”老師微笑著說,“首先,我們應該知道這枚戒指的真正價值。你再騎馬到珠寶商那裏去,告訴他我想賣這枚戒指,問問他給多少錢。但是,不管他說什麼,你都不要賣,帶著戒指回來。”

年輕人來到珠寶商那裏,珠寶商在燈光下用放大鏡仔細檢驗戒指後說:“年輕人,告訴你的老師,如果他現在就想賣,我最多給他五十八個金幣。”“五十八個金幣?”小夥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啊,我知道,要是再等等,也許可以賣到七十個金幣。但是我不知道老師是不是急著要賣……”珠寶商說。

年輕人激動地跑到老師家,把珠寶商說的話告訴老師。

老師聽後,說:“孩子,你就像這枚戒指,是一件舉世無雙、價值連城的珠寶。但是,隻有真正的內行才能發現你的價值。我們每個人就像這枚戒指,在人生這個大市場裏要自我珍視,同時也要努力,讓我們遇到的人,就算不是內行,也能發現我們真正的價值。”

第四十三號生

文/金本

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班長張小露在錫山市泰豐小學四(2)班花名冊的第四十三號學號的位置上,莊重地寫上了一個大大的名字:王大智。

從此,四(2)班四十二名同學的集體中,多出了一名學生。

這是一名特殊的學生。

全班四十二名同學都是同一個年齡:十歲;他:十六歲。

全班四十二名同學都不超過一個身高:一米二;他:一米六四。

全班四十二名同學都聰明伶俐;他,嚴重弱智。

全班四十二名同學都有親愛的爸爸媽媽;他,因弱智被父母拋棄。

全班四十二名同學都度過了近四年的學校生活;他,一直住在社會福利院。

四十二強烈地關注著一:盡管一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個四十二。

於是,四十二走近了一,把一請進了四十二。四十二變成了四十三。

一個尋常的星期五,卻又是一個不尋常的星期五。

一清早,劉寧寧和鄭小影打了一輛出租車,去接王大智來泰豐小學。

路上。王寧寧告訴王大智:

“今天,你上學了!”

王大智似懂非懂,歪著脖子,斜著眼睛,含混不清地說出了一個對他來說是全新的詞彙:

“上學。”

王大智被接進了四(2)班教室。他被安排在第一排正中的座位上。進門時,他聽到了一陣熱烈的掌聲,看到了一片親切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