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踩著媽媽的手,上去!”媽媽蹲在地上,抓牢大兒子的腳,大兒子用力一蹬,抓住雇工的手攀上牆頭脫離了險竟。用同樣的方法,母親把二兒子和小兒子一一舉過了牆。
此刻,火舌已舔到腳掌,母親奮力抓起二女兒。此時,她的力氣已用盡,渾身不停地顫抖。大女兒急中生智,協助媽媽幫妹妹舉過了牆,火海中,僅剩母親和大女兒,大火已卷上了她們的身體,燒著了她們的衣服,大女兒哭著要媽媽離開,但母親堅決地將大女兒拉了過來,拚盡最後一口氣,將大女兒托過牆頭。當雇工再次把手伸向母親時,她連站立的力氣也耗盡了,轉眼間,便被大火吞沒了。
牆外,五個孩子聲淚俱下地捶打著牆,大聲喊著媽媽,而牆內的母親再也聽不到了,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消防人員趕到,20分鍾便將大火撲滅,人們進去尋找這位母親,看到了極為悲壯的一幕:母親跪在閣樓內的牆下,雙手向上高高舉起,保持著托舉的姿勢。
廢墟上的奇跡
文/佚名
母愛是偉大的創舉,是神聖的召喚,是永恒的美麗,是無私的奉獻。
在土耳其旅途中,巴士行經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導遊說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地震後的第三天……地震發生後,許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國來的救難人員不斷搜尋著可能的生存者。第三天,他們透過廢墟的縫隙,看到了一幕難以置信的畫麵一位婦女用手撐地,背上壓著不知有多少噸重的樓板和石塊。她聽到救難人員的呼叫,便用嘶啞的聲音哭喊著:“快來救救我的女兒,我,我快撐不下去了……”
人們看見,在她用手撐起的一小塊安全空間裏,安穩地躺著一個幼小的女孩。
救難人員大驚失色,迅速跑過去,用盡力氣搬掉上麵和周圍的石塊,希望盡快解救這對母女。但是,石塊那麼多、樓板那麼重,怎麼也無法盡快地清理到她們身邊。救難人員一邊哭,一邊挖,苦難而慈悲的母親一麵苦撐著、等待著……媒體記者拍下了這一感天動地的畫麵……
救援行動從中午進行到深夜。終於,一名高大的救難人員伸手夠著了小女孩,慢慢將她拉出來,放到擔架上。
醫生檢查了一會兒,搖搖頭,低聲說:她已氣絕多時。
母親急切地問:“我的女兒……她沒事吧?她才7歲。”
認為女兒還活著,是她苦撐三天的唯一理由和希望。
這名救難人員終於受不了,放聲大哭:“對,她還活著!我們現在要把她送到醫院,然後也要把你送過去!你要頂住啊……”他們知道,如果母親聽到女兒已死去,必定失去求生的意念,鬆手讓土石壓死自己,所以騙了她。
母親疲憊地笑了。隨後,她也被救出送到醫院,她的雙手僵直無法彎曲。影像檢查發現,兩臂骨頭大麵積碎裂……不難想象,母親經受了多麼駭人的痛苦!
隔天,土耳其報紙在頭條位置刊登了記者在現場拍到的照片,標題是:“這就是母愛”。
長得壯碩的導遊說:“我是個不輕易動感情的人,但是看到這則報道,我哭了。以後每次帶團經過這兒,我都會講這個故事。”
其實不隻他哭了,在車上的我們,也哭了。
母愛是偉大的創舉,是神聖的召喚,是永恒的美麗,是無私的奉獻。
真希望天下所有的人都能體諒母親的情懷,報答母親的恩情!
血色母愛
文/佚名
自己原來一直都擁有著一份人世間最珍貴的財富,那就是比血更濃的母愛。
故事發生在奧地利。
羅莎琳是一位性格孤僻的13歲少女。在她還不諳世事時,父親就因故去世了,母親索菲婭一手將她撫養大。因為貧窮,羅莎琳常常受到許多人的歧視和欺侮,久而久之,她對母親也開始心生怨恨,認為正是母親的卑微才使她遭受如此多的苦難。索菲婭在一家清潔公司工作,每天起早貪黑地忙碌也隻能拿到微薄的薪水,看到女兒的性格日益封閉,她心裏也很難受,總想做些什麼讓女兒快樂起來。
2002年2月下旬的一天,素菲婭興衝衝地回家對女兒說,為了表彰她的努力工作,公司要放她一個星期的假,她想帶羅莎琳去阿爾卑斯山滑雪。聽了母親的話,羅莎琳立即興奮起來,臉上頓時浮現出少有的笑容。出發前,索菲婭特意去商店裏買了兩套銀灰色的羽絨服,因為她覺得這種顏色跟雪最接近,而雪讓人想到美麗和聖潔。
母女倆乘車到達了毗鄰馬行斯堡小鎮的57號滑雪場。由於索菲婭和羅莎琳母女倆並不會滑雪,教練教了她們足足兩個小時的滑雪技巧。結束輔導後,教練再三警告她們,在適合滑雪的地段都插上了許多彩色的小旗,滑雪者隻能在這些地方滑雪,而不能擅自偏離路線,否則容易迷路或是遭遇雪崩、棕熊等意外危險。但被興奮衝昏了頭腦的母女倆根本就沒有把教練的警告當回事,她們的心完全沉醉在阿爾卑斯山那美麗而壯觀的雪景中。她們不知不覺地偏離了插滿紅色小旗的安全雪道。不久,她們驚恐地發現,她們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