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達摩
“第三條道路寫作”(1999-2009)作為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最後一個詩歌流派和21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詩歌流派,以現在出版的這本《在路上:第三條道路10周年作品集》為標誌,業已走過它的漫漫的時而狼煙四起的因此堪稱非凡文學流派的10年詩學進程。驀然回首,1999年12月中旬、下旬,我獨自一人在北京的冰天雪地之中,從北三環北太平莊(我當時的單位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在地)多次乘車“晃晃悠悠”地前往通縣(現已改為通州區)一個非常破落的鄉村印刷廠,催促廠裏的工人師傅抓緊時間印刷裝訂由我和莫非共同策劃、主編的《1999九人詩選》(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現在整個詩壇沒有人不知道這本《1999九人詩選》扮演著一個頗具曆史意味的身份--“第三條道路寫作”的第一個文本,如果沒有這個文本,“第三條道路寫作”這個概念最多就是兩三個不太出名的詩人的一句空話而已。一晃10年過去了,如今回過頭來重新審視這個在冰天雪地之中艱難誕生的詩歌選本,我發現不管怎麼誇大它的詩學意義都不為過,它的橫空出世無情地摧毀了當時甚囂塵上的“知識分子寫作”和“民間寫作”的二元對立,使中國新詩創作真正進入了後現代語境支配下的“千座高原”林立的多元化時代。
繼1999年12月出版《1999九人詩選》之後,我深感“第三條道路寫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需要繼續推進,於是2000年12月出版了我主編的該年度的《九人詩選》(華藝出版社2000年12月版),順下來,這本《九人詩選》自然就成了“第三條道路寫作”的第二個公開出版的文本。基於上述相同的理由,2001年6月,出版了我主編的2001年度的《九人詩選》(華藝出版社2001年6月版)。經過上麵所說的“三把火”,“第三條道路寫作”在整個詩壇的影響已經非常之大,換言之,凡是寫詩的,搞詩歌研究的,差不多沒有人不知道“第三條道路寫作”的大名,甚至久聞“第三條道路寫作”的大名。盡管如此,我隱隱感覺2000年和2001年出版的《九人詩選》的檔次不是很高,版式設計、封麵設計等太拿不出手,所以後來我於2004年5月創辦、主編的大型詩歌與詩學叢刊《第三條道路》,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直至現在。
一、詩群濫觴期:三本《九人詩選》(1999-2001)
現在看來,“第三條道路寫作”最初實際上是以“詩歌群落”的形式出現的,因為當時除了它自己本身並不具備一個詩歌流派的核心元素比如說共同的詩學特征與審美訴求外,它當時賴以存在的兩個詩學背景即“知識分子寫作”和“民間寫作”實際上也不是什麼詩歌流派,而是兩個鬆散程度或緊密程度不太一致的“詩歌群落”。
作為當代中國文學曆史進程中的一個詩歌群落,“第三條道路寫作”是以三本《九人詩選》的出版開始其濫觴期的。(1)1999年12月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譙達摩和莫非主編的《九人詩選》;(2)2000年12月由華藝出版社出版的、譙達摩主編的《九人詩選》;(3)2001年6月由華藝出版社出版的、譙達摩主編的《九人詩選》。這三本《九人詩選》,的確隻能視之為“第三條道路寫作”作為一個詩歌群落的濫觴期,盡管其詩學理念已逐漸清晰起來,比如我在《我的詩學:1999年冬天的思想》一文中所闡釋的:“我認為‘第三條道路’的‘三’是‘三生萬物’的‘三’。‘第三條道路’是一條絕對敞開的道路,因此是一條無限延伸的道路。任何否定‘第三條道路’存在的人,都是盲目的。”譙達摩:《我的詩學:1999年冬天的思想》,譙達摩、莫非主編:《九人詩選》,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275頁。不久,我對“第三條道路”的詩學內涵到底是什麼做了更進一步的闡釋,我認為:“首先,‘第三條道路寫作’是曆史的選擇。在我們這個市場經濟時代,由於人文精神的退守邊緣,從而導致‘人性寫作’的普遍貧乏。我們說‘第三條道路寫作’首先是作為曆史選擇的產物,是因為‘第三條道路’首先通向偉大的人性。其次,‘第三條道路寫作’是中國當代文學的必然選擇……最後,‘第三條道路寫作’是20世紀末中國詩歌本身的選擇……”譙達摩:《第三條道路寫作提綱》,譙達摩等主編:《九人詩選》,華藝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頁。2001年5月,我再次從廣義和狹義的角度對“第三條道路”的詩學內核進行了闡釋:“廣義的‘第三條道路寫作’,包括除‘知識分子寫作’和‘民間立場寫作’之外的所有其他詩人的寫作。狹義的‘第三條道路寫作’,主要指參與《九人詩選》以及與《九人詩選》相關的詩人們的寫作。”譙達摩:《中國當代詩壇一瞥》,譙達摩主編:《九人詩選》,華藝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71-272頁。無論從我1999年、2000年、2001年的詩學理論文章來看,還是從上述三本《九人詩選》的入選詩人來看,“第三條道路”所孕育的詩歌群落或詩學浪潮都已經初露端倪,可以說,這是繼“朦朧詩浪潮”、“第三代詩歌浪潮”之後的第三次浪潮,可以命名為“第三條道路詩學浪潮”,當然,更為確切的還是將之命名為“第三條道路詩群”或“第三條道路詩歌群落”比較合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