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年輕人還介紹,綠源鎮曆年挖掘的礦洞長達150萬米,相當於從這裏到昆明的五個來回,完全可以稱為“地下長城”,進入地殼深處尋幽探秘,對於好奇的遊客來說,無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在美國、德國、波蘭、澳大利亞等一些發達國家,利用礦山的地麵景觀和地下礦井建立國家礦山公園,發展礦山旅遊,已經成為資源枯竭的礦山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以波蘭的維利奇卡鹽礦最為著名,深達327米的鹽礦共分為九層,巷道總長度近300公裏。1995年,維利卡奇結束了它作為鹽礦的使命,改建成為專門的觀光休閑地,在離地麵130多米深的鹽道建起了世界上罕見的供旅遊者參觀的“地下王國”。
聽著年青的工作人員娓娓訴說,記憶和未來相交錯,時間在某一刻悄然停滯,敲打出金銅般的聲音,回蕩如綿綿細雨,潤盡世間精華萬物。都說葉落歸根。盡管綠源不屬於故鄉,這裏的礦工多數來自於五湖四海,很多人離開家鄉一輩子,死後深葬於此。有些人帶著夢想而來,最終悄然離開,還有些人出生於此,最終帶著深深眷戀而去,一旦離開,仿佛幼鳥斬斷最後一絲溫情的牽絆,變得剛猛無情。天空是廣闊的,可以盡情自由地飛翔。但是,不論走得多遠,別忘了回頭看看,脈脈山影,潺潺流水,杏花煙雨,春風綠柳……這才是靈魂最後的歸宿。
我回頭去看我的奶奶,昔日的少女金玲兒,此時,她和羅惠齊排,倆人已是白發蒼蒼,皺紋履麵,兩雙手始終緊緊握在一起,走遍萬水千山,不忘故裏,不緬來路,她們的人生可謂風雨兼程,卻始終心懷夢想去踐行自己的漫長道路。人在前,心在後,相約黃昏,夢裏醒來看清晨。青絲飛揚還剩幾縷,可隨風而去。
窗前花落,更深露重,你可曾有過落淚時候。
兩位老人眼含熱淚,在昨日的追憶中,又仿佛看到來日的希望,這片土地曾經蘊育過她的青春,如今同樣蘊育她們的夢想。她們深信,正在規劃和建設中的滇中銅都綠源小鎮,或許會在幾年之後,以另外一種方式重新延續過往幾十年的繁華和熱鬧,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迎接故人。
我們默默期待著,也憧憬著,行走著,也盼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