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黎明之前凝成的雨露,人們稱讚我為五彩朝霞的伴娘、奇花異草的美容師。”
第三顆水珠遲遲不開口,黎明女神和顏悅色地說:“那麼你呢,我親愛的小姑娘?”
“我算不得什麼。”她扭捏地回答。“我來自一位姑娘的明眸,起初是微笑,而後又稱友情,現在被叫眼淚。”
頭兩顆水珠聽她這麼說,不約而同地將嘴撇撇,露出輕蔑的笑容,黎明的女神小心翼翼地將淚珠置於手中,連聲稱讚道:“還是你有自知之明,絲毫不炫耀,顯然比她們純潔也更珍貴。”
“可是我是大海的女兒!”露珠很不服氣。
“是的,你們一點不錯。”黎明女神鄭重其事地說,“而她呢,是人類內心純真忘情的升華,而後凝成奪眶而出的淚珠。”
女神吮吸了淚珠,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
哲語沉思: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在於事情本身能給人以陶醉和滿足。愛情的美好在於相愛的陶醉和滿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締結良緣;追求真理的美好在於在探求過程中的陶醉和滿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聲四海;真情的美好在於為良知辯護的過程中的陶醉和滿足,而不是天長地久的守望。
205 前方的火光
很久以前,在一個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亞一條陰森森的河上。船到一個轉彎處,隻見前麵黑魆魆的山峰下麵,一星火光驀地一閃。
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
“好啦,謝天謝地!”我高興地說,“馬上就到過夜的地方啦!”
船夫扭頭朝身後的火光望了一眼,又不以為然地劃起槳來。
“遠著呢!”
我不相信他的話,因為火光衝破朦朧的夜色,明明在那兒閃爍,不過船夫是對的。事實上,火光的確還遠著呢。這些黑夜的火光的特點是:驅散黑暗,閃閃發亮,近在眼前,令人神往,乍一看,再劃幾下就到了……其實卻還遠著呢……
我們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又劃了很久。一個個峽穀和懸崖,迎麵駛來,又向後移去,仿佛消失在茫茫的遠方,而火光卻依然停在前頭,閃閃發亮,令人神往——依然是這麼近,又依然是那麼遠……
現在,無論是這條被懸崖峭壁的陰影籠罩的漆黑的河流,還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經常浮現在我的腦際。在這以前和在這以後,曾有許多火光,似乎近在咫尺,不止使我一人心馳神往。可是生活之間卻仍然在那陰森森的兩岸之間流著,而火光也依舊非常遙遠。因此,必須加勁劃槳……
然而,火光啊……畢竟……畢竟就在前頭!
哲語沉思:
為什麼在年輕時我們麵前的生命之路總是顯得無比漫長呢?
因為我們不得不找尋空間塞滿我們無限的希望。希望帶來美好,美好的希望更是讓人激動,讓人無限向往。希望是人們生活的動力和依靠,它讓會思考的生命去奮鬥、去拚搏,讓人生變得有意義。
206 夜鶯的自由
著名的布道場,如今是聖日耳曼市場,眾所周知,每個星期天這裏又成了巴黎的鳥市。這是一個有著不止一個名稱的讓人感到好奇的地方。這是一個不斷更新的大型動物園,法國的鳥類學家感興趣的流動博物館。
另一方麵,像這樣一種拍賣活的生靈,總之是拍賣俘虜——其中許多都感覺到自己的俘虜身份的方式,令人間接地聯想到東方市場,聯想到人類奴隸的拍賣。在那裏,商人展示並出售它們,根據機敏程度的不同給它們作價。帶翅膀的奴隸,雖不懂我們的語言,卻依然明確地表達出奴隸的思想。一些是生下來便如此,故而一副屈從的樣子;另一些陰鬱而沉默,總是向往自由。有幾隻似乎在向你打招呼,想攔住過路人,隻求得到一個好主人。有多少回,我們看到一隻聰明的金翅鳥、一隻可愛的紅喉雀哀怨地望著我們,其目光明明在說:“買我吧!”
今年夏天的一個星期天,我們去逛了那個鳥市。這將使我們永生難忘。市場並不豐富,更談不上悅耳,變聲和沉默期已經開始了。但我們照樣被個別幾隻鳥的憨態攫住了,並對它們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鳴聲、羽毛,鳥的這兩大屬性,往往吸引住了人們,阻礙人們去觀察生動而獨特的表意動作。隻有一種,美洲嘲鶇,它具有喜劇演員的天才,其所有的鳴唱,都是用一種模仿來表現的,這種模仿完全符合它們的性格,而且經常是很有諷刺性的。我們這裏的鳥沒有這種奇才,可它們以意味深長並往往是悲愴的動作,平實而下意識地表達了腦海中閃過的東西。
那天,鳥市皇後是一隻黑頭鶯,作為價格昂貴的藝術鳥,它被單放在貨架上,置於其他鳥籠之上,宛如一款無與倫比的首飾。它飛來飛去,輕盈而可愛。它身上的一切都是優雅的。因為在籠子裏接受了長期的訓練,它似乎無所遺憾,隻能給人以甜蜜和幸福之感。很顯然,這是個美妙無比的生靈,鳴唱和動作是那樣的和諧,以致看到它動,就仿佛聽見了它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