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主啊,怎麼不讓我死?”他將頭低在聖體容器上,就像把脖子伸向正要砍下的寶劍一般。他進入聖器收藏室之後,回頭看去,卻見艾葛娜絲在聖壇柵欄前跪在聖壇最下頭的一層台階上。
她在柵欄外最下一層台階上絆了一步,突然像有一道牆自她麵前升起。她立即跪了下來。一陣濃霧迷住了她的視線,她無法再走上去了。
隨即迷霧消失,她又看清了台階,還有聖壇前頭的黃色地趟,台上的鮮花與點著的油燈。但是神父卻不見了,在他站立的地方,一道陽光自塵霧中斜射下來,在地毯上聚作了一團金黃的斑紋。
她在胸前畫了一個十字,站起身來往門口走去。女仆跟在她身後,老人、婦人與孩子們轉身對她微笑,用眼神向她祝福;她是他們的主人,美與誠的象征;離他們那麼遙遠,卻仍在他們之中,在他們一切的苦難之中,像荊棘中的一朵野薔薇。
在教堂門口,女仆用指尖蘸了聖水,畫了十字,然後彎身下去拂掉她衣裙上沾上的聖壇台階上的塵土。那女仆直起身來時,看見艾葛娜絲土灰的臉轉向神父母親跪了一早上的所在。她這才看見神父的母親在地上一動不動地坐著,頭縮在胸前,眉頭靠在牆上,像是暈倒的時候費盡了力氣才靠了過去的。一個婦女注意到艾葛娜絲與女仆的凝視,也轉身去看,且立刻奔到神父母親的身旁,低聲跟她說話,將她的頭扳到自己的手中。
母親的眼睛無神地半閉著,瞳孔朝上,薔薇經念珠自手中滑落下來,頭傾在扶住她的婦人的肩上。
“她死了!”一婦人尖叫了一聲。
頓時,教堂裏的人都跑著擠在後頭來了。
這時,保羅已經與安提奧楚斯回到了聖器收藏室,那孩子手裏捧著福音。他在發抖,又冷又感到安心;他真的覺得自己像是剛逃過一場海難,他要提起精神,活動一下,暖暖身子,使自己相信這一切都是一場噩夢。
然而,一陣慌亂低吟的聲音卻自教堂內傳來,立即嘈聲愈來愈大。安提奧楚斯將頭探出聖器收藏室外,看見大家都聚在本堂的後頭,好像大門口被堵住了,但這時已有一個老人慌忙地邁上了聖壇的台階,揮動了手做著姿勢。
“他母親病倒了。”他說。
保羅仍穿著祭袍,一個箭步奔到了那裏,撲跪了下去,要看看躺在地上的母親的臉,她的頭枕在一個婦人的腿上,被四周的人嚴嚴地圍住了。
“母親,母親!”
那臉孔是靜止而僵挺的,眼睛半閉,牙齒咬得緊緊的,為的是不要喊出聲來。
他立即知道她是被那同一悲痛所嚇死的,他勉力克製過去的同一恐怖。
他抬起頭來的時候,也咬緊了牙關,為的是不要哭出聲來;穿過擁在他身旁困惑的人群時,他的眼睛觸到了艾葛娜絲凝視著他的眼睛。
黛萊達作品年表
1871年9月27曰生於地中海薩丁尼亞島的牛洛鎮。
1883年處女短篇《薩丁尼亞之血》在羅馬一家報紙上發表。
1888年——1889年在一本叫《頂尖時髦》的時尚雜誌上發表一些短篇小說,受到亞米西斯、大仲馬、龐鬆·德賴爾、海涅,保傑的影響。
1892年長篇《薩丁尼亞之花》出版,該作受到拜倫、蘇、雨果、喬治桑,嘉瓦洛提等人的影響。
1893年研讀巴爾紮克、古裏尼、曼鬆尼、史穀特、丹農西奧、柯斯坦索、卡門·席爾瓦、果戈裏、托爾斯泰、韋爾加、陀斯妥也夫斯基等人作品。
1895年《誠實的靈魂》出版。
1896年小說《邪惡之路》發表。
1900年小說《山中老人》發表。與馬德桑尼結婚。婚後,遷居於羅馬。
1903年小說《伊利亞斯·波托魯》出版。
1904年小說《灰燼》出版。
1908年小說《長春藤》出版。
1910年小說《一定的限度》、《我們的主人》出版。
1911年小說《沙漠中》出版。
1921年小說《鴿子與老鷹》出版。
1920年代表作《母親》出版。
1921年小說《孤獨者的秘密》出版。
1922年小說《生者的上帝》出版。
1925年小說《飛往埃及》出版。
1926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1927年小說《安娜琳納·畢爾西尼》出版。
1931年小說《風之地》出版。
1936年逝世。
1937年傳記小說《柯西瑪》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