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1 / 2)

一生中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隻求,在我最美的年華裏,遇見你。

多少人念著情癡徐誌摩的這首詩,頌揚自己偉大的單相思,不久又芳心另許。

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忠貞不移的人,但我的世界裏總是少了四個字:兩情相悅。即使後來有一次,老天也不順眼的橫插一道。

所以我討厭這首詩,討厭這種看似深情的自我安慰。

第一章

往南的列車開動了,窗子浮現你的輪廓。

靜靜的坐在列車上,一條一條的看著你的簡訊,眼前浮現與你的點點滴滴。我想你從來都不知道,你的每一條短信我都留著,一直留著。在想你的時候,我會去看;在惱你的時候,我會去看;在傷心的時候,我會去看······可是現在,這一次,我想會是我最後一次看了吧。

我不知道這樣選擇會不會讓我更好,但是這樣是離開你最遠最好的辦法。

“嗨~,你是顧清吧,我是趙辰。都是老鄉,以後互相關照嘍~”

剛剛離開老鄉會回到宿舍的我,突然收到一條短信。打開看看,是趙辰的。

我們高考完的那年暑假,趙寶剛導演的青春三部曲收官之作《北京青年》正在熱播,雖然我比較喜歡那四個2B青年中的蔫兒壞老二西西,但是對於大哥何東還是灰常欣賞的。

首次聚會那天,趙辰是在快要結束時出現的,在離我3個座位的地方和頭兒說了幾句話,就有走掉了。但是,不經意的一撇中,我驚奇地發現,他和神經質的有誌青年何東長得很像。作為北青迷,我自然的產生了一種好奇:你說,基因組成這麼相似的兩個人,會不會也有相似的想法呢?雖然後天的生活環境差異甚大。但是作為一個女生,雖然是2B女生,但是那個時候至少節操還是完整的,就沒有大膽的過去和他交談,要聯係方式之類的。

回憶不久前的每一個細節,我不記得有和他交換過手機號碼,所以收到短信有點欣喜,有點驚嚇。便立即回了一條“嗯,嘿嘿”。原諒我裝矜持慣了,是在不知道要回他什麼。雖然私心裏很想多了解一下他,以研究,到底是基因組成對人的影響大,還是環境對人的影響大。

我叫顧清。相顧無言的顧,清清楚楚的清。老爹為我取名這個清字,想是盼著我清清楚楚的過活吧。可到17歲上大學這年,我還是渾渾噩噩,不清不楚,於是便想老爹的夙願怕是要落空了。

跨越祖國的南北,行兩千多公裏的路,熬近三十個小時的火車晃動,終於我從出生,長大,讀書了17年的北方二線城市A市,到達了南方一線城市D市。終於實現從小便立的“行萬裏路”的誌向,離父母遠遠地,一個人生活。

可是,事實證明,太信任古代的賢人有時候也是不靠譜的。老爹,老媽前腳剛踏上回程的列車,一種莫名的傷心和空洞便侵襲而來,讓我幾欲流淚。

因我們都是背井離鄉來到D市,所以為了達到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效果,學校裏有各個省的老鄉會。當然我們也有。一來,可以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迅速找到夥伴;二來,可以慰藉那些迫於國情壓力,不得不為了上一所985高校背井離鄉的心靈。

顯然,我和趙辰充分的利用了這兩點。

我們學校有兩個校區,還很無恥的離得很遠,老校區在市區,新校區在遠離市區地價便宜的荒島上,畢竟國內房地產被丈母娘炒得太高了。大一新生都是在新校區的,而部分專業從大二開始就要回北校的,原因是學科研究設備不能搬運,又沒錢買新的之類雲雲,總之就是摳門。又因我們老鄉師姐師兄幾乎都是在老校區,所以我們的第二次聚會就被安排在了老校區。

記得那天是中秋節。果然過來人還是比較厲害,師兄師姐很能體會我們在這個倍思親的佳節渴望溫暖的心理,安排了聚會。

人這種生物很奇怪,當身處異地的,看到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地方,國家,甚至人種的時候,什麼恩怨情仇都全然忘記,自發的相親相愛起來。說起來,這也是安全感缺失的一種表現吧。

因著我大學之前一直是以乖乖女的身份自居,什麼未成年不適進入的地方都被我自發的屏蔽了。所以這次,中午聚完餐,我果斷的拒絕了頭兒提出的去KTV的想法,選擇溜號。

後來,我不止一次的後悔過這個傻逼的決定。大學是個很神奇的地方,是真的可以成就一個人,毀滅另一個的地方,全看你的自控意識怎麼樣。而國內的大學,是青年壞品行積聚爆發的好場所。記得孟老夫子有一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講的是一個人成才之路上必要經曆各種苦難。而大學中,師兄師姐教的第一件事卻是:如何享受生活,實在有違天理常法,所以很多的人材就從此夭折了。而很明顯我的意誌力不足以保護我不被享受俘虜,所以我也便夭折了。早夭折晚夭折,都是夭折,我又何苦當初不隨波逐流,而使自己多了一段無果的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