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楊二人覺得連累了李應,心裏很過意不去,兩人決定“上梁山泊去懇告晁、宋二公,並眾頭領,來與大官人報仇,就救時遷”。
宋江攻打祝家莊的原因
石秀和楊雄到了梁山,很受各位英雄的歡迎。但當晁蓋聽說三人投奔梁山,時遷因為偷雞被抓時,大怒,認為三人以梁山好漢的名義幹偷竊的勾當極不光彩,要殺石、楊兩人,被宋江等人勸解。
宋江慌忙勸道:“哥哥息怒!兩個壯士不遠千裏而來,同心協助,如何卻要斬他?”晁蓋道:“俺梁山泊好漢,自從火並王倫之後,便以忠義為主,全施仁德於民。一個個兄弟下山去,不曾折了銳氣。新舊上山的兄弟們,各各都有豪傑的光彩。這廝兩個把梁山泊好漢的名目去偷雞吃,因此連累我等受辱。今日先斬了這兩個,將這廝首級去那裏號令,便起軍馬去,就洗蕩了那個村坊,不要輸了銳氣。如何?孩兒們,快斬了報來!”宋江勸住道:“不然!哥哥不聽這兩位賢弟卻才所說,那個鼓上蚤時遷,他原是此等人,以致惹起祝家那廝來,豈是這二位賢弟要玷辱山寨。我也每每聽得有人說,祝家莊那廝要和俺山寨敵對。即目山寨人馬數多,錢糧缺少。非是我等要去尋他,那廝倒來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勢去拿那廝。若打得此莊,倒有三五年糧食。非是我們生事害他,其實那廝無禮。哥哥權且息怒,小可不才,親領一支軍馬,啟請幾位賢弟們下山去打祝家莊。若不洗蕩得那個村坊,誓不還山。一是與山寨報仇,不折了銳氣;二乃免此小輩,被他恥辱;三則得許多糧食,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請李應上山入夥。”吳學究道:“兄長之言最好。豈可山寨自斬手足之人?”戴宗便道:“寧可斬了小弟,不可絕了賢路。”眾頭領力勸,晁蓋方才免了二人。(《水滸傳》第四十七回)
宋江一番話,道出了他們要攻打祝家莊的四個原因:
第一,不能因時遷被抓,石、楊二人戰敗而壞了梁山的名聲,傷了梁山英雄的銳氣。第二,祝家莊早就與梁山為敵,在宋江看來,偌大的梁山不能被區區一個祝家莊看扁了。第三,祝家莊裏有很多糧食,如果戰勝了祝家莊,可以搶來糧食供梁山食用。第四,李家莊的李應是個英雄,戰勝祝家莊既可為李應報一箭之仇,又可勸他上梁山。梁山遊擊隊此次行動,下了很大決心:動用兩個縱隊,十幾員戰將,六千人馬。相當於一個師的兵力,已毫無遊擊戰的味道了。然而,整個隊伍充滿了輕敵思想,李逵認為二三百人即可,把打祝家莊比作打死幾隻蒼蠅。這也注定了一打祝家莊失敗的結局。
一戰祝家莊失利的原因
宋江帶領第一縱隊趕到獨龍山前,安營紮寨。他與花榮商議:“我聽得說祝家莊裏路徑甚雜,未可進兵。且先使兩個人去探聽路途曲折,然後進去。知得順逆路程,卻才進去,與他敵對。”於是,他派出石秀和楊林去化裝偵察。
不想,楊林一時大意,被祝家莊的人抓到。
卻說宋江軍馬在村口屯駐,不見楊林、石秀出來回報。隨後又使歐鵬去到村口,出來回報道:“聽得那裏講動,說道捉了一個細作。小弟見路徑又雜,難認,不敢深入重地。”宋江聽罷,忿怒道:“如何等得回報了進兵!又吃拿了一個細作,必然陷了兩個兄弟。我們今夜隻顧進兵殺將入去,也要救他兩個兄弟,未知你眾頭領意下如何?”隻見李逵便道:“我先殺入去,看是如何。”宋江聽得,隨即便傳將令,教軍士都披掛了。李逵、楊雄前一隊做先鋒,使李俊等引軍做合後,穆弘居左,黃信在右,宋江、花榮、歐鵬等到中軍頭領搖旗呐喊,擂鼓鳴鑼,大刀闊斧,殺奔祝家莊來。
比及殺到獨龍岡上,是黃昏時分。宋江催趲前軍打莊。先鋒李逵脫得赤條條的,揮兩把夾鋼板斧,火刺剌地殺向前來。到得莊前看時,已把吊橋高高地拽起了,莊門裏不見一點火,李逵便要下水過去。楊雄扯住道:“使不得!關閉莊門,必有計策。待哥哥來,另有商議。”李逵那裏忍得住,拍著雙斧,隔岸大罵道:“那鳥祝太公老賊!你出來,黑旋風爺爺在這裏!”莊上隻是不應。宋江中軍人馬到來。楊雄接著,報說莊上並不見人馬,亦無動靜。宋江勒馬看時,莊上不見刀槍軍馬,心中疑忌,猛省道:“我的不是了。天書上明明戒說:’臨敵休急暴。’是我一時見不到,隻要救兩個兄弟,以此連夜進兵。不期深入重地,直到了他莊前,不見敵軍他必有計策,快教三軍且退。”李逵叫道:“哥哥,軍馬到這裏了,休要退兵!我與你先殺過去,你都跟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