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警察”品讀《水滸傳》
2005年8月初,中央電視台12頻道18:55播出的“法律講堂”節目,其中一位主講人的風采格外奪目。他就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
他連續10期為觀眾講解如何預防犯罪,如何與不法行為鬥智鬥勇。他的精彩講述,使這個節目的收視率大增,而王大偉的名字也隨著講座的火爆家喻戶曉,甚至被廣大觀眾追捧為“明星警察”。
他把高高在上的犯罪學理論拉下神壇,融進了家長裏短的現實生活;他在用幽默生動的語言講故事談感受的過程中,讓觀眾明白了許多與犯罪相關的奧秘,學到了防範罪惡的妙招。
法律與生活雜誌社從2005年歲末便開始與王大偉教授有了親密合作。在2005年《法律與生活》11月下半月這一期刊物上,以係列文章《王大偉:傾情破解犯罪密碼》、《防“色狼”,教給女孩子幾招》、《大偉提示:性侵害三種求助方式》隆重推出了王大偉教授。於是,便有了貫穿於2005年歲末到2006年歲末的“大偉提示”專欄,每期刊載一篇王大偉教授的普法文章,為廣大讀者奉獻了一篇篇生動實用的預防犯罪的秘訣;於是,在他的研究觸角伸向犯罪學和《水滸傳》的結合點上的時候,便有了刊載於2007年度《法律與生活》的“大偉品水滸”專欄。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發掘到了“大偉品水滸”是一個集法律、文學、曆史等於一體的知識寶庫,為了讓更廣大的法律及文學愛好者以及普通老百姓知曉和了解預防犯罪的常識,更好地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2007年開始與法律與生活雜誌社和王大偉教授洽談合作出書事宜。於是,便有了《大偉品水滸》這部書的麵世。
“潘金蓮出軌之謎”、“武大郎捉奸血染的教訓”、“透過武鬆看英雄”、“孤獨的美洲豹林衝”、“從智取生辰綱談防搶劫”、“從閻婆惜被殺談防敲詐”、“閻婆惜紅杏出牆”……這些透過《水滸傳》中的人物性格和處世方式講述犯罪和被害預防的故事,個個包含著好看和實用的雙重價值。
王大偉教授如此解讀名著,和於丹、易中天、王立群等教授解讀《論語》、《三國》、《史記》等名著有相似之處,但又有很大不同。相似之處在於,於丹等教授因精通文學和曆史,把一般人因知識所限難以卒讀的古代經典作了通俗而全新的解讀;而王大偉教授解讀《水滸傳》,至少需要精通法律、文學和曆史三個門類的知識。這就是說,那些看上去通俗易懂的文字,實質是在三門學科結合點上做文章,換句話說,這實在是一個高難度的動作。
王大偉教授之所以具備這般武藝與他的學識和經曆息息相關,他是一名貨真價實的博士、是一名領略了域外真實“風光”的海歸、是一名把學問之根深深紮入社會生活土壤的法律專家……一句話,他是一個有深厚學養卻從未遠離現實的學者。
還是舉一個例子吧,王大偉的父親是一位研究食道癌的醫生,他有一張中國地圖,每發現一例食道癌患者,他都會在其所在的省市作出標記。最後,他發現,河南的林縣和山東的東部沿海得食道癌的患者比較多,經查,原因是河南林縣吃酸菜多,山東東部沿海吃鹹魚比較多。
受父親的啟發,王大偉也開始在地圖上作記號。最先,他根據計算機顯示的數據,標出了一張犯罪空間地圖和一張犯罪時間地圖。兩張地圖一合並,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較為平安三月三,
四月五月往上躥,
夏季多發強奸案,
冬季侵財到峰巔。
更讓王大偉興奮的是,他發現,每年二月份強奸案最少,八月份強奸案最多,於是他總結出一個規律:全國氣溫每上升兩攝氏度,強奸案數量上升1%。之後這條規律被命名為“王大偉公式”。
這絕不是開個玩笑、拍拍腦袋就得出結論,這是王大偉的課題組采集了幾十萬個犯罪樣本,經過六年多的研究,得出來的結論。這項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領先了至少十個年頭。而為了這項研究,他不僅耗費了近七年的時間與精力,還放棄了很多。
也正是因為如此,王大偉教授的生存狀態隻能用一個“忙”字概括。他是在犧牲掉許多本該休息的時間通過媒體服務於民眾的。這就是本書的來曆和他的作者——“明星警察”王大偉教授的背景。
李秀平
《法律與生活》雜誌主編
2007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