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脖子都抽了啊!真是討厭!也所以,她最習慣的動作是用腳,狠狠的踢華文的凳子。
華文起立的晚了,禮數不周,數學老師不會有任何責備。他比班主任還要偏袒華文。不僅僅是華文的家勢問題,更因為他的數學成績太好,好的讓他吃驚,身為師長都甘拜下風!
這學生不太愛聽講,所有的內容都自己看。教材是從教育部官方網站下載到電子書本裏頭的,一到六年級的內容都有。所以四年級的時候華文就把六年的數學內容全部自學完了。
但是,他也僅僅是對數學感點興趣。其他的課文,比如國文、英文、法文、曆史、地理、數學、理化生物……他是一律不看的。到了考試,數學每次都是a或者a+,其他的課都是c或者c-。當然了英文、法文有時也拿a,因為這個是家裏人逼的,以後繼承家族事業免不了要和外族人打交道。
西原星人從小就有很好的語境,同時學幾門語言並不困難。英、法、漢三門語言被定為各個族區的通用語。好比藍盟的貓族人雖不怎麼講泰坦語,但必然聽得明白,略知一二。
中學二到六年級,新京地區都有科目競賽。目的在於對那些有特殊專長的學生予以發掘,此外,取得名次的學生升學考試可以從優入取!獲得成績的相關學校和老師會得到市政府的紅榜提名,拿到豐厚的教學獎金!
貴族學校靠著這些紈絝子弟的生源,從來都比不過市裏響當當的重點中學,每次铩羽而歸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是自從華文進了學校,情況變了,他從二年級開始參加數學科目的競賽,年年都是拿特獎回來,一連拿了三屆。老師們驚喜的把他視為天才!這樣的成績在他們學校一百多年的曆史上都極其鮮有!華文為他們爭了不少臉麵,名利雙收!
今年校領導說了,定下指標:821界五個班的學生,各科競賽至少要有十人參加!每科至少要拿到三個獎項,其中數學這一項至少要有個一等獎。
校領導問:“這個要求不過分吧?很好實現吧?”
各班主任都說:“不過分!不過分!”
一等獎靠誰呢?放眼學校這麼多學生,隻有華文有這個本事。但是……華文突然不幹了,說是今年不打算報名。班主任大驚!“怎麼了?這麼好的機會幹嘛不去啊?你每多拿一個特等獎,到了升學的時候就多加30分,基本就是免試入取啊!”
華文一副漠然的表情,看也不看班主任一眼,隻說:“沒什麼意思,不想去。”
班主任腦袋都要氣炸了,心想:你是去不去不要緊,不用擔心前途,我們的錢途是捏在你的手裏……
但這學生又逼不得,太有個性,軟硬不吃。能把他怎麼辦?隻有讓著他,然後拐彎抹角的去做他家長的工作,希望他家裏的長輩能把他說服。
別人都是家長來找老師送禮,這回倒了過來,班主任帶了數學老師,領了學校主管競賽事項的組織主任,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殷勤的進了華府。中國人是喜歡送禮的,自古有這樣的傳統,這個傳統帶到西原星,幾百年來一直未變。
班主任說:“唉,唉,在這裏,華府在這裏,快來快來!”
數學老師跟在後麵,手上的東西拿的太多,一不小心,隻聽“啪啦”一聲,一個大袋子掉在地上。
組織主任停下步子,抬頭看了看華府的門扁,確定不假,說道:“嗨喲!住在這裏,這派頭!”
何蕊(華府的另一位女仆)走出府門來接待客人,見到老師的東西掉了一地,於是過來幫忙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