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科學殿堂
——參加莫斯科大學250周年誕辰慶典側記
任光宣
在莫斯科,每當我與俄羅斯朋友在麻雀山(蘇維埃時代曾經叫“列寧山”)上漫步,眺望山上那座高聳雲霄的莫斯科大學主樓建築時,俄羅斯人總會驕傲地說:“瞧,那就是我們的‘科學殿堂’(ХРамнауки)。”
莫斯科大學的確是俄羅斯的一座科學殿堂,是俄羅斯的教育基地和文化搖籃。俄羅斯的科學史、高等教育史、文化史,乃至俄羅斯精神的發展史,離開莫斯科大學是不可思議的。自1755年建校以來,莫斯科大學不但向世界推出了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和學者,而且培養出一大批蜚聲世界的社會活動家、文化學家、文學家、醫學家……因此,現任莫斯科大學校長、俄羅斯科學院院士B.薩多夫尼奇說:“國立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大學不但是俄羅斯的最高學府,而且是我們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中智力和精神、學術和科學、文化和教育的中心。”莫斯科大學作為俄羅斯最高學府,對俄羅斯國家的高等教育和科學發展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莫斯科大學是俄羅斯最古老的一座大學,至今已有兩個半世紀的曆史。1755年1月12日(公曆25日),即聖—塔吉雅娜日,在俄羅斯的偉大學者米哈伊爾·瓦西裏耶維奇·羅蒙諾索夫和女皇的寵臣И.舒瓦洛夫的倡議下,伊麗莎白·彼特羅夫娜(1709—1761)女皇下詔書創建了莫斯科大學。從此,俄羅斯第一所大學誕生了,它漸漸成為俄羅斯大學生的聖殿,1月25日莫斯科大學的建校日後來被定為俄羅斯大學生節。
建校之初,莫斯科大學僅有3個係,即哲學係、法學係和醫學係。如今,莫斯科大學已經發展為一個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學科齊全的綜合性大學,在校大學生、研究生和其他類型學生有40 000多人,有8 500多名教師,其中有6 900人獲得博士學位和副博士學位。此外,在莫斯科大學學習的還有來自世界各大洲97個國家的近3 000名留學生。莫斯科大學的畢業生成為幾個世紀來俄羅斯科學文化的精英和骨幹力量。
莫斯科大學不但是俄羅斯的一個重點學府,而且還是俄羅斯的一個具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機構。在莫斯科大學有200多位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或通訊院士,他們領導著幾十個研究所、研究中心、實驗室和其他科研機構,在科學領域不斷地進取,創造著俄羅斯科學技術的進步與輝煌。
如今,莫斯科大學還是俄羅斯聯邦唯一的一所具有自治權和自我管理權的大學,就是說,莫斯科大學不受俄羅斯聯邦教育部的管轄,學校章程由莫斯科大學校務委員會製定,學校的一切活動由校務委員會批準即可實施,這為莫斯科大學提供了極大的發展空間。莫斯科大學享有崇高的國際威望,它與世界上190多個國家的大學有著學術的交流和往來,莫斯科大學校長B.薩多夫尼奇是歐亞大學聯合會的主席,莫斯科大學的教授和學者經常到世界各地講學,有不少人被授予世界上許多大學的榮譽博士和榮譽教授。
屹立在麻雀山上的莫斯科大學主樓群,是莫斯科大學的核心和象征。這個樓群落成於20世紀50年代初。這之前,莫斯科大學的教學樓(1782—1793)建在莫斯科市的心髒克裏姆林宮附近,皇家馬廄(“Манеж”)的對麵,如今這座大樓被稱為莫斯科大學舊址,它是由18世紀著名的建築設計師M·科紮柯夫(1738—1812)設計的。莫斯科大學舊址建在一位昔日貴族的莊園上,但它在1812年莫斯科大火中毀於一旦。後來在1817—1819年間,建築師Д·日利亞爾迪又在原來樣式基礎上把它重新建成。在重建時,日利亞爾迪保留了大樓原來的外觀和內部布局,又按照19世紀的建築風格對之加以改建:把大樓中央部分抬高,為利於采光增大了窗戶的開口,用8根陶立克式立柱代替過去的伊奧尼亞式立柱,還使用了晚期古典主義建築的一些裝飾成分,使得莫斯科大學大樓成為19世紀上半葉莫斯科的一個標誌性建築。
隨著莫斯科大學的發展壯大,莫斯科大學舊址遠遠不能滿足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活動的需要。衛國戰爭剛剛結束,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就想到要為莫斯科大學建設新的樓群。1948年,蘇共中央主管科學工作的官員們接到了來自克裏姆林宮的“關於建立莫斯科大學新樓群”的命令後,立即驅車去找當時的莫斯科大學校長A·涅斯緬楊諾夫院士,商量莫斯科大學新樓的選址以及有關問題。據說,那幾位來自蘇共中央的高官知道斯大林的對高層建築的喜好(1),因此他們與莫大校長涅斯緬楊諾夫院士很快就達成共識,準備為莫斯科大學建造一座高層主樓,並且把這種想法上報莫斯科市委。不久,涅斯緬楊諾夫院士等人被召到莫斯科市委,並被告知他們為莫斯科大學建造高層主樓的想法已被否定。莫斯科市委的一位官員對莫大校長說:“你們的想法是不現實的,高層建築需要很多電梯……因此,主樓最好不要超出4層。至於選址問題……我們先實地考察一下再說。”於是,他們乘車去了莫斯科郊外的伏努科沃村(當時還沒有伏努科夫機場),車隊停在一片空曠的空地上,莫斯科市委的官員說:“我建議就在這兒建設莫斯科大學的新樓吧!其他方案就不要考慮了!”
但幾天後,斯大林否決了莫斯科市委在伏努科沃村建築莫斯科大學低層主樓的方案。他提出兩點,一是新建的莫斯科大學主樓不能低於20層,二是這座大樓一定要建在列寧山上,好讓莫斯科市民從城市的各個角落都能看到它。斯大林還問涅斯緬楊諾夫:“你們預計有多少學生?6 000?那麼,就需要蓋6 000個宿舍。”斯大林的想法是:為保證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要讓每個學生有自己單獨的房間。這時,坐在斯大林一旁的外交部長莫洛托夫插話說:“約瑟夫·維薩裏昂諾維奇(2)!您這個建議恐怕不妥,因為大學生是年輕人,年輕人的特點好紮堆、不喜歡獨處,一人一間屋子會感到寂寞的。哪怕是兩個人一間也好哇!”斯大林聽後思考片刻說:“好,那就蓋3 000間!讓兩個學生住一間。”後來,莫斯科大學主樓裏的宿舍格局就是按照斯大林的建議建的:一個房間隔成兩部分,一個學生占一半,還有公用的衛生間和淋浴室,對於20世紀50年代的大學生來說,這種宿舍是相當先進、舒適和方便了。與斯大林的建議不同的是:建成的莫斯科大學主樓裏的學生宿舍不是3 000間,而有5 000多間。因此有人說,一個大學生若在每個房間裏住一夜,若住遍所有的房間需要13年時間,這話不假。
最初,莫斯科大學新樓群決定建在列寧山斜坡上,即如今莫斯科大學前麵的瞭望台那個地方。這是蘇聯著名的設計師鮑裏斯·約凡的設計方案,也符合斯大林的把新主樓建在列寧山上的想法。但是有的設計師認為,如果大樓建在斜坡上,一旦發生山體滑坡,整個大樓會有滑入莫斯科河中去的危險。此外,把這樣一個龐大的建築物建在斜坡上缺乏氣派,因為前麵就是莫斯科河,缺乏足夠的空間。因此他們把這種想法告訴了斯大林,斯大林接受了這些建築師的建議,讓約凡改變原來的設計方案,但約凡卻固執己見,不同意移動大樓的選址,結果這位著名的蘇維埃設計師被解除了工作,由設計師Л·魯德涅夫為首的設計小組(建築師Л·魯德涅夫,C·切爾內謝夫,П·阿勃拉西莫夫,A·赫裏亞科夫和工程師B·納鬆諾夫等人)取代了他。魯德涅夫等人決定把莫斯科大學主樓地址從莫斯科河斜坡往後移1 000多米,即如今大樓所在的地方。這裏是列寧山的最高點,主樓建築占據了整個列寧山的中心,樓前辟出一大片開闊空地,而在約凡堅持選址的地方開辟出一個廣場,就是如今的“瞭望台”。
莫斯科大學主樓建設的奠基儀式是在1949年4月12日舉行的。巧合的是,12年之後的這一天,蘇聯宇航員Ю·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完成了第一次宇宙飛行,開辟了人類征服宇宙的新紀元。莫斯科大學樓群的建設使用的是人海戰術。據統計,有14 290人參加了大樓建設,3 000多斯達漢諾夫式的共青團員組成了青年突擊隊。此外,還有幾千個有建築技能的刑事犯罪分子參加了大樓的建設。
莫斯科大學建築群經過了將近4年的建設,於1953年9月落成了,建築群包括主樓、物理大樓、化學大樓、文化中心和體育設施,等等。莫斯科大學主樓高達236米,共有36層(教學部分28層),樓頂最初設計的並不是如今的尖頂,而是一尊雕像:一個俄羅斯知識青年雙手向兩側高舉,抬頭仰望著皓空,象征著年輕人對科學知識的渴望。但這個創意被斯大林否決了,他建議用長長的針形尖頂代替,以造成大樓高聳雲霄的視覺感,大樓建築師采納了他的建議。主樓的幾個側翼建築是大學生宿舍和教員住宅,主樓前是一片綠草成茵的廣場和長方形的噴泉池,每逢節日上百個噴頭齊噴,水柱高達十幾米,十分美麗壯觀。在這個噴泉池兩側有十幾尊俄羅斯科學家和學者的胸像,其中有科學家羅蒙諾索夫、生物學家巴甫洛夫、航空學家茹可夫斯基、化學家門捷列夫、無線電學家波波夫、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文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這些人成為莫斯科大學的師生學習和效仿的榜樣。主樓正麵和背麵綴有精美的雕塑作品,其中尤為醒目的是著名雕塑家托姆斯基創作的羅蒙諾索夫紀念碑,此外還有雕塑家B·穆希娜、C·奧爾羅夫、Г·莫洛維羅夫等人的雕塑傑作。莫斯科大學主樓中央尖頂針長為50米,上麵的紅寶石紅星重量達12噸。樓角的表盤、溫度計和濕度計的直徑9米,每根針長4.1米,重39公斤。樓內有電梯111部。大樓封頂用了4萬噸鋼、1億7千5百萬塊磚頭,等等。總之,這座大樓的建設創造了當時高樓建築的一係列新高,載入20世紀俄羅斯建築史的史冊。
1953年9月1日,莫斯科大學新建築群落成。據說,原打算在落成典禮上把學校改名為“國立莫斯科斯大林大學”,但是斯大林沒有活到落成典禮那一天,以他名字命名學校的計劃也落空了。可是,莫斯科大學主樓的設計從選址到樓體外觀采納了斯大林的一些建議,這是斯大林留給莫斯科大學主樓的記憶。
屹立在列寧山上的莫斯科大學主樓屬於20世紀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莫斯科最早的一批高層建築之一。這個建築物輪廓嚴謹,構思合理,雄偉壯觀,顯示出俄羅斯當時的建築藝術水平,即使在50年後的今天依然保持著其建築藝術的魅力。如今,莫斯科大學主樓已經成為莫斯科的一張“名片”,吸引著俄羅斯和世界各國的遊人,讓他們觀而歎之,流連忘返……
2005年,莫斯科大學迎來了自己的250周年(1755—2005)誕辰。莫斯科大學在1月24—25日舉行了隆重的校慶活動,邀請了世界上近500所大學的校長和領導參加這一重大的慶典。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院士親自率北京大學代表團一行6人前往莫斯科,對自己的兄弟學校——莫斯科大學的節日表示祝賀。
莫斯科大學250周年校慶活動是從“紀念莫斯科大學成立250周年學術研討會”拉開序幕的。1月24日上午,研討會在莫斯科大學主樓的文化宮裏舉行。研討會開始前,在文化宮主席台後麵的貴賓接待室裏雲集著莫斯科大學的幾十位最珍貴的客人:有來自世界和俄羅斯的名牌大學校長,有俄羅斯政府要員和莫斯科市政府官員,還有諾貝爾獎金得主,等等。大會快開始的時候,莫斯科大學校長薩多夫尼奇院士陪同吉爾吉斯斯坦總統A·阿卡耶夫走進接待室,向各位來賓致意,並且與他們進行了短暫的友好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