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把鱗片收了起來,拍了一下儲物袋,盤點了自己的家當,有:一本《道臨功法》,一本《靈木劍術》,一本《百草全書》,還有一本《混真決》,一把萬旋劍,一瓶療傷藥,兩個木簡,二十個低階靈石。
他覺得自己像個乞丐,後來想到林風雲對他說可以去藏經閣換取功法,於是收起了儲物袋,一切安排妥當,往藏經閣去了。
藏經閣位於橫望穀與青霞蜂中間地帶,隸屬橫望穀管轄,隻不過望啟道人遊曆天下,多年未歸,也不知是死是活,此地便成了靚男俊女談情說愛之地。
周三練氣四層,不能禦劍飛行,那日從聖玄道人回來時,還是莫修師兄送他。
他行走了兩個小時的路,終於到了藏經閣。
藏經閣由五層八角古代建築構成,每一層的房簷都用琉璃瓦蓋,邊角邊吊著風鈴,風鈴繡跡斑斑,牆皮有些脫落,興許是幾年沒有翻新了。
藏經閣的門口是開著的,裏麵黑乎乎的,什麼也看不到,門口有一排階梯直通上去,階梯另一頭接一個小型廣場,用方柱子圍著,柱子間用兩條粗長的鐵鏈拴在一起,鐵鏈竟有手臂般大。
廣場上有三三兩兩的男女聚在一起,不知道他們在談論些什麼。當他們看到一位生麵孔穿越廣場往藏經閣去時,還以為是哪位故交,沒想到隻是一個練氣四層的新弟子,於是他們又扭頭談論起來了。
其實各峰峰主和長老們都知道這些弟子在此地調風弄月,隻要沒有違反重大原則,他們也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對於修仙伴侶,宗門既不支持也不反對,畢竟現代社會,男女情愛之事要比古代開放的多,這些弟子來宗門學習道法,若能抱個媳婦歸也不是一件壞事。
周三走進藏金閣,整個一樓隻有一個老頭和一套桌椅。
老頭身著一套破舊的道袍,已經褪色,胡子邋遢,老臉焦黃,昏昏欲睡。
周三正想自報家門,隻聽得老頭這樣說:“令牌或木簡。”
周三遞木簡給他。他用手接過,貼在了額頭,又周三說:“四樓五樓不能上去,記住了。”
“是,師叔。”周三接過木簡,徑自上去了。整個過程老頭都沒有撐過眼,還是那副昏昏欲睡的表情。
周三走上木梯,隻見二樓兩麵牆壁各有一排書架,都推滿了好些書。周三隨手拿了一本,這本書叫《禮》,看了大致內容,主要講一些關於禮儀知識,周三把它放回原位,挪了挪腳步,又拿了一本書,書名叫《周遊列國》,封麵有些破舊,想必是眾多人都翻閱過,周三翻看一下,主要講述各門派、各種族之間地理位置以及風土人情、習慣等,周三覺得這本可以,於是拿在手中,等回橫望穀時再好好研究。
周三在二樓又停留了下,實在找不出有好看的書,於是就往三樓去了。
三樓雖然比二樓小,明顯的書架要比二樓多得多,不過推放的不是書本,而是木簡。周三走過去,拿了一卷木簡來看,原來這不是木簡,而是叫玉簡,用玉石質成的,周三把一個玉簡貼在額頭,隻覺得法力消耗要比木簡的快。
原來宗門給新弟子發放木簡,便是考慮法力消耗問題。
此玉簡記錄的是一套火屬性功法,不過對周三來說顯得有些雞肋,因為他修煉的是靈根中的木屬性,同一道功法,在周三身上施放,木屬性功法要比其他屬性功法威力強。
周三把它放回原位,又找了一些功法,隻不過都沒有合適的,有些功法也屬木屬性的,不過生澀至極,很難悟懂,如果要認真研究必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到時得不嚐失,再加上查閱玉簡法力消耗得已經差不多,於是就往樓下走去了。
周三心有不甘,走了兩個小時的路程就找到了一本書,於是走到二樓再挑一本,看到書架隨意放了一本小冊子,布了一些微塵,周三看了一下,書名叫《簡記》,講述一位結丹修士的遊曆心得。周三覺得有用,於是拿著它便下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