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附錄(2)(1 / 3)

21日三地委召開會議,出席的有:王一倫、劉子載、王振祥,李濤、焦若愚、方華、陳北辰、丁鐵石。會議記錄人:佟雲。這次會議決定,地委遷到田師付街。

26日三地委召開新賓縣委民運工作會議。王—倫在會上作了報告。參加這次會議的有:王一倫、劉子、李濤、方華、黃文、劉曾浩、龐然。

29日撫質縣公安局審訊股長李恩元,警備股長寧殿友為首11人,持長短槍14支叛變投敵。

10月

2日三地委書記王一倫同誌,親自給省委領導肖華同誌寫了《“五四”土改運動的初步總結報告》。

9日敵人在新賓將我部分縣區幹部包圍,我分區部隊聞訊後,立即派二團一個連,由連長陳大光率領前去解救。戰鬥十分激烈,陳大光帶頭衝鋒,打退了敢人,解救了幹部,陳大光卻光榮犧牲。這次戰鬥繳獲六O炮1門,受到軍區通令嘉獎。

月初三地委為了保存力量,精幹隊伍,以便迎擊來犯之敵,進行了第一次疏散,同時將三分區軍政幹校,從水陵撤往後方。

12日三地委召開會議,聽取撫順縣對敵鬥爭情況的彙報,參加這次會議的有:劉子載、王振祥、王屏、方華、張捷勳、張澍、華春、郭洪林。

當晚,三地委在新賓蔡家堡子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研究如何配合四縱主力阻擊敵軍。參加會議的有,王一倫,李濤、王振祥,陳北辰、張捷勳、王屏,方華,李澄等同誌以及各團團長和政委。會後,連夜進行永陵阻擊敵人的戰鬥部署。

21日三地委為了避敵之“鋒芒”,三地委機關由田師付轉移到堿了,又從堿了轉移到四方台,後又轉移到新賓縣保家堡子。路過草盆溝時,三地委召開了地委會議,主要討論如何精簡機關,輕裝上陣,與敵人鬥爭到底等問題。

22日我四縱隊十師,於新賓縣孔廟宇、英盤與我三軍區會合,繼續向本溪、撫順、營盤三角地帶挺進。

23日我四縱隊十師攻克國民黨重要據點新賓縣平頂山。

本月清原縣委撤離縣城後,縣委成員有所變動。韓文潮,黃文、路克禮等同誌先後調走,縣委成員趙西嶽同誌任縣委書記,關其昌任組織部長,白介夫任宣傳部長,張沐庭任民運部長。其他委員:任之平任縣長、侯公元任公安局長,趙庚霖任保安團長,楊克新任保安團副團長、謝良任保安團副政委。

本月隨著形勢的發展,為堅持敵後鬥爭,配合主力部隊正麵作戰,根據上級指示,決定撤銷清原縣委,成立清(原)海(龍)柳(河)聯合縣委。王大川任書記,關其昌任組織部長、張沐庭任民運部長,肖純、肖潔、吳克章為委員,楊新克為縣大隊副隊長,侯公元任縣公安局局長和縣大隊隊長,王鏡恒任副縣長。清海柳聯合縣劃歸遼寧省分委二地委領導。

27日至31日我四縱隊十師連克葦子峪、堿了、田師付和小市。

本月基幹三團配合主力部隊積極出擊,打下四家子敵人據點,又攻打東社,直接威脅撫順市區。敵人這時被迫調回進攻臨江的主力二O七師回撫順防守。

基幹三團還主動出擊清河城,救兵台等敵人據點。擊斃牟廣興,粉碎了敵人對馬圈子的包圍進攻。

本月基幹二團回民連偵察到新桓公路重鎮二戶來,駐敵兵300左右,戰鬥力不強。回民連以智取勝,打退了敵人,繳獲了大量軍用物資。

地委民運部長李澄同誌,連夜起草了《國民黨在乎頂山一帶的罪行》的傳單,由民運部的同誌印出來。第二天清晨,地委交通員立即傳送往各縣散發張貼。

11月

本月三地委書記王一倫在馬圈子召開縣區幹部會議,對劃分根據地,遊擊區,敵戰區的標誌等問題展開了討論,並確定了具體的劃分標準。

中旬麵對縣城失守、根據地被分割的嚴重局麵,為了統一思想,堅持鬥爭,三地委在徐家堡子召開了地縣以上主要負責幹部會議。王一倫,李濤,王振祥等領導就怎樣堅持遊擊戰爭的問題講了話。會議分析了三分區的鬥爭形勢,確定了堅持敵後遊擊戰爭的戰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