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他們一家都像小鹿一樣(1 / 2)

手邊的這本《我和端端》,我在十多年前讀過。如今再讀,感覺依然親近、真實,於無聲處,心弦被撥動。

現在想來,我認識於老師一家也快二十年了吧。記得很清楚,初見於老師的時候,正值初秋,他著一件風衣,說話聲音不大,手裏拿著幾本書,還有一些稿紙,唯一顯現出他是東北男人的,是他的大胡子。其實讓我更加真切地記住於老師的是她的愛人——那天早上,一個像小燕子一樣出現在我的麵前的女人——確切地說,她跑到於老師的麵前,氣喘籲籲地說:“快給我點錢,我在早市看好一塊花布,我忘了帶錢了。”連聲音帶樣貌,都是小女生的樣子。可是於老師說,那是她的愛人。一個小鳥一樣的女人!我記住了她,也記住了這個讓“小鳥”依靠的作家男人。

見到他們的兒子時,已是初冬了。那天好早啊,一個還沒有桌麵高的小男孩兒出現在我的麵前。他手裏舉著一張大卷子,尖聲尖氣地和我說:“阿姨,我是於德北的兒子,我來印張卷子,然後記在我爸的賬上。”哈!看到他小模小樣的神情,聽到他一板一眼說話,我一下子就笑了起來。我把印好的卷子放到他的手裏,問他:“你能找到回家的路嗎?你會過馬路嗎?”他使勁地點頭:“能!”小家夥可愛的樣子讓人心疼極了。我讓弟弟尾隨他身後,護送他到家……而端端今年已經二十三歲了,已經參加工作了。前兩天,當我把這一幕說給他聽時,我竟發現,他微笑的神情,還是當年那個小端端的樣子。

翻看著《我和端端》,心也跟著書裏的故事遊走。書裏有這樣一句話:“他踮著小腳前進的樣子像一頭小小的梅花鹿……”細柔的父愛溢滿紙麵,我想於老師寫到這裏時,一定是怕喘息的聲音大了都會驚嚇了孩子吧?

現在的端端,再也不是當年那個小小的男孩兒了——近一米八的大個子,渾身是結實的肌肉,幹淨利落的短發,一副眼鏡,不僅透出文氣,還有一股子英氣、陽光之氣、帥氣!

端端好學。

這個孩子不同於現在的一些青少年,喜歡什麼都三分鍾熱度。他是要麼不喜歡,要麼就喜歡到骨子裏的那種。大概是從初中三年級開始吧,這個孩子喜歡上了籃球。可是沒有老師指點,就自己拿著一個大籃球,拍來拍去。拍著上樓,拍著下樓,拍著走路,拍著跑步,學習累了,他最大的享受是拍一會兒籃球。如果媽媽能放他半天假,讓他盡情地玩一玩籃球,他就會喜悅得眼睛裏放光。這孩子把籃球從初中拍進了高中,拍進了大學,拍得一身的結實肌肉,拍得活脫脫一個棒小夥子。

可能是大了的緣故吧,就在大學臨畢業的時候,端端迷上了吉他。他學吉他的勁兒,和喜歡籃球的勁兒一樣。當他剛剛可以把音符串在一起撥響一曲時,就迫不及待地彈給我聽。看他專注的樣子,讓人欣慰和喜悅。一年過去了,現在從他手裏流淌出的旋律,已能深深地打動身邊的聽者了。

端端感性。

這孩子喜歡結交朋友,對朋友全情投入。記得在他高一的時候寫過一篇作文《春天花會開》,就是寫他和同學之間的友情的。他在和我講這篇作文的時候,說:這是真的。我看到他眼裏有什麼東西在閃。我躲開了這讓人心疼的眼神。

看著這隻長大的小鹿,心裏的感慨真是太多了。說心裏話,現在的許多家庭為了培養孩子,可以說是傾其所有,但收效卻並不盡如人意。要培育一個健康孩子,不單單是多上幾個課外班、再擠進重點高中就可以吧?許多家長不知道,他們的努力有時真是南轅北轍!一些脫離孩子天性的拔苗助長的培養,會給我們這個社會帶來怎樣的接班人呢?

健康的孩子,是社會的財富;健康的孩子,更是父母辛勞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