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則讓人覺得震驚但又啼笑皆非的新聞:廣州一對情侶因買不起房相約自殺,互捅刀後女友身亡。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男方與女方交往,女方家嫌棄男方無正當職業買不起房為由拒絕,於是二人就想一起死掉算了。先是將蟑螂藥放到火鍋中,第二天沒死。於是就相約互捅對方一刀,結果男的沒事,女的死掉了。
我在想,這男的會不會是個騙子,其實是個故意殺人案?如果是故意的,要判他多少年?還是直接死緩?
好了……犯罪類劇集看多了就這德行。
如果此案沒有懸念沒有陰謀,隻是夫妻雙雙把死尋,我不禁覺得玄妙——連死都不怕,還怕買不起房嗎?
房價的確高到逆天,不過,如果承受不起房價的中國人都去相約尋死的話,大概也不需要什麼計劃生育政策了。
其實買不起房,也有很多活法可以活得有趣。
我有一對朋友,去年結的婚,小兩口加一起年收入也有個40萬了,但是帝都的房價,你懂的,工薪階層的首付,一般都是婆家娘家加自己家,勒緊六口人的褲腰帶攢出來的,完後還有長達20年到30年的貸款,每個月還的你精疲力竭。這兩口子在婚後經曆了漫長的看房過程,結論就是——
買得起的房太差,房湊合的買不起……
然後呢?然後兩個人一合計,本事在手,全球不愁——他們自我安慰道:帝都空氣差,人口多,地鐵擠,租房貴,算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於是,辭職了,去了一個二線城市,買了個複式偽豪宅,已經開始孕育後代。最近打電話問候,聲音裏充滿了喜悅:H啊!也來N市吧,別在帝都吸霧霾啦,啊哈哈哈,我們現在好開心啊!
我還有個更逆天的女同學——她是個有故事的女同學,很能幹,“自以為是”的攢了一筆錢之後考察了帝都的房價,憤恨的辭掉了工作去了澳大利亞,她說——我去養袋鼠了,你們都不要想我……與其傾盡所有在帝都買個大點兒的骨灰盒,我不如住草原上去做個放袋鼠的女漢子……
現在,她在澳大利亞很快樂。
房價的確壓的人喘不過氣來。但決不至於逼人去死。
解決的方法有很多種,但讓自己心裏不平衡的方式卻很簡單——看著那些有大房子住的目露凶光,然後抱怨社會埋怨家庭最後憤恨自己……
不提房子,世界上讓人無可奈何的事情一抓一大把,困難更是如雜草般除而不盡。不過我始終覺得,人生難道不是不停的通關升級打怪長經驗值才有樂趣麼?什麼都放在麵前,什麼都伸手即來,是不是無趣又無聊了一點。
也許我不是生來的白富美,說這話卻絕對不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真的奮鬥過又因奮鬥而小小成功過的人,是絕對貪生怕死的——比如我,減肥減下兩斤我就高興得不行,多賺了幾萬塊也開心到瘋癲——生活是多麼美好呢?會讓我忘了餓肚子的痛苦,也忘記了為了工作的加班加點,沉浸在小小的喜悅當中。然後不得不感慨——好死不如賴活著啊!
我有個阿姨在腫瘤科,我去過她辦公室幾次,那病房裏彌漫的,走廊裏充斥著的,人臉上寫著的,大部分就是那種叫“絕望”的東西,好像是在倒數著過日子,掛瓶裏是生命,一滴滴的匆匆跑掉了……這種感覺讓我喘不過氣來……可讓我奇怪不解的是,這種“絕望”,卻常被一些身體健康的人掛在臉上,禿嚕在嘴巴上,實踐在行動上……
其實即便是在腫瘤科的住院病房,也會偶爾遇上幾個堅強又豁達的笑臉,讓人覺得灰沉沉的屋子裏有了一點綠意。有一次恰巧遇上一個小女孩兒,也就10來歲的樣子,光頭,卻在走廊裏大聲地念英文。我阿姨說,這孩子真可憐……
我卻覺得,若是她連活的希望都不給自己,不是更加可憐了……
其實,隻要活著,就應該有希望。
看過《肖申克的救贖》麼?有句台詞很經典: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無數人跟你說希望是好的,希望是最好的,你,卻偏偏不相信……這讓上帝也沒有辦法。
我卻信,希望是個好東西。
人生在世,誰沒失望過幾次,對愛情失望,對事業失望,對生活失望……
好在我從來沒有絕望過,每次失望,低落痛苦之餘,我總還是該幹什麼就幹什麼,然而生活一次次的告訴我,堅持一段時間,總有“奇跡”,其實也算不上什麼奇跡,比如工作一直做不通順,然而堅持了一段時間,突然飛來一個新的機會,感情有一段時間奇怪的走衰,遇上的全是人渣,但堅信世界上這麼多款男子,總有一款適合我,我還是順利的找到合適的男人嫁了出去,就連背單詞,會在一個點兒上覺得實在是毫無效率,但隻要不放棄,過不了幾天,就跟開了天靈蓋似的,很神奇的效率提高,繼而輕鬆駕馭了……
有時候,為之失望的都算不上什麼大事兒。有的人想得開hold得住,有的人鑽了牛角尖把自己逼成了神經病而已。
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為房死去的姑娘,不知道你變成鬼之後會不會覺得你自己死的不值,也許本來老天安排你今年就發大財,又或者老天本就安排你在另一個房價不那麼高昂的城市生活,更有可能你的真命天子開著蘭博基尼在山間別墅裏等你……可你……卻選擇了去死……
何其哀哉。
選擇絕望而非希望,絕望就會來的更猛烈更凶殘。而希望不絕望,那絕望也終會煙消雲散。
我倒不是相信命運,我隻是相信:人在逆境時,是一隻蓄勢待發的猛獸,總有一個開關,會激活你的英雄模式的。而百步之內,不會全是狗屎,因為狗屎多的地方,必有營養,滋養那些萌動著盎然氣息的芳草。
時間剛剛好
“25歲是女人的一道坎”。
許多年前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大概才剛剛萌發女性意識,認識眼前的每一個字,具體在說什麼卻毫無概念,隻覺得好像窺見了一些很奇妙的東西。
但那時25歲離我真是遙不可及,春花秋月什麼的完全不如路邊攤上色素勾兌的汽水和五毛錢一大本的貼畫更能讓我傾盡芳心。
漸漸的,歲月給我帶來了大姨媽,也讓我開始了暗戀學長的痛苦經曆。
作為一個女孩,我開始意識到,我終將成為女人。這個時候,我是惶恐的,總是在想25歲的自己該是個什麼樣子?有時候覺得25歲會很幸福,最好的年紀,談戀愛爸媽不會管,出去瘋爸媽也管不著,會有個最棒的男子守在我身邊,跟我談談未來談談愛。然而有時候卻又覺得簡直有些恐怖,會不會有皺紋?會不會胸下垂?會不會被那些嘰嘰喳喳的妹子稱為老女人?
那個25懸掛頭頂,有些像高考倒計時般讓人緊張,仿佛時間嗒嗒嗒過去,每過去一秒,就毫不留情的在身上刻畫那麼一刀子。
最迷茫最糾結的那一段青春裏,毒舌是我的同桌,我們偷看少女漫畫,粉流星花園,啃言情小說,然後吃著薯片討論那些30歲左右的女人,瞧,她們的生活多幸福,她們可以化妝打扮招蜂引蝶,我們卻隻能對著課桌無限yy,又或者,瞧!她們生了孩子,肚皮上有紋,醜的好嚇人,啊,我們還是不要長大。
我戰戰兢兢地過著自己的青春期,又忐忐忑忑地抗拒著自己後青春期的到來。
古人說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證明每個時期都有該做的事情,而20歲之前呢?古人也沒有告訴我,到底應該做什麼,我便用它來迷茫與焦慮了。
迷茫著焦慮著,我便一腳就踏過了弱冠,正在奔往而立了。
與很多人相比,我不算是個傑出的人,平平的高考成績,平平的師範大學中文係,又平平的做了一名中學老師,平平嫁了一個愛我的平平的男人……自然,我無法與那高不可攀的“表姐”比優秀,也無法和班上的“第一名”比鋒芒,更無法與抽煙文身的太妹比個性,無法讓爹媽談論起我的時候便自豪或氣的捶桌,我總是在角落裏,默默地讀書,默默地成長,默默地試圖變成一個更好的我。
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充滿了自我懷疑,我把所有的平凡歸結於自己,認為是自己無能,看不清人生的困境。常常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一事無成,表麵上卻仍是一派快樂陽光,隨時隨地都覺得自己分裂得像兩個獨立不兼容的個體。
也許心事真的紛亂隱秘不能公之於眾,但如果報喜不報憂,好像是在故意秀幸福,若是仍然憂思不絕纏綿悱惻,就既讓人可憐又讓人厭惡。
就在這樣的矛盾與自我懷疑中,那個傳說中的分割線——25歲到來的時候,我卻覺得它不再陌生了。沒有了一驚一乍,更沒有擔心和不適,我隻想同它握握手,寒暄幾句,仿佛我等待了許久。
也許25對於我來說是個神奇的數字,學號是25,做人有些250,自行車位是25,我就把幸運數字也設置成25吧。
因為25歲那一年,突然間,我的忐忑我的矛盾我的自我懷疑,終於衝破了瓶蓋子,衝向天際然後煙消雲散。
也許這是一種重生。
過去的悲歡離合都沉澱在歲月裏,時光會把他們淬成一件貼身的寶物,藏在看不見摸不著的地方。那最好是一個最不為人打擾的角落,永遠塵封著。史鐵生說的,要是有些事我沒說,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麼也沒忘。
但是有些事隻適合收藏。
我便把年少時的衝動、迷茫、無知、幼稚統統收藏了起來。
我不知道這樣好不好,但之後內心的確空前的平靜,而一旦你平靜下來,所有的一切,工作,生活,好像又都變得水到渠成。
我得到了曾經的母校的工作,25歲的時候,我帶的第一屆學生畢業,開始了他們新的生活,因為成績不錯,各種嘉獎紛至遝來,在一堆或祝賀或讚揚中,我似乎不那麼平凡了。
當我們班的班長在紀念冊上寫,她最崇拜的人是我的時候,我啼笑皆非,卻覺得,我再也不是那麼沒有存在感了,起碼在孩子的心中,有那麼一個階段,我是重要的。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也一分一秒的在變化著。似乎一切都來得剛剛好,但是一切都是那麼的難以預料。
在這段剛剛好的時間裏,我收獲了自己的愛情,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從父母家搬了出來,開始學習做一個廚娘。
我默默的減肥,從一個胖子變成了一個瘦子,我慢慢的讀書,書櫥不知不覺已經堆滿……
我感覺到了幸福、充實、頭頂上那個倒計時牌子再也沒有出現過,我覺得每一天都值得珍惜,值得品味。而當夜幕降臨,我隻是笑著等待朝陽,再不是皺著眉頭怕時光匆匆了。
25歲於我,真的是一道坎,跨過去,就淡然了許多,淡然也帶來了思維的自由,更廣闊的胸襟和視野。一切都不同了,我活得更像自己,或者說,更加接近我想要活的那個樣子。
許多人都認為,逝者如斯,逝去的再追不回來,便要爭分奪秒。爭分奪秒的學習、工作、戀愛、結婚、生孩子,那樣會不會回頭來看,生命中隻剩下了爭分奪秒四個字?
即便是在高考前夕,我也不讓學生在教室裏豎上倒計時牌,跟他們說還剩多少天你們就要上戰場。
有什麼用呢?永遠是6月的那兩天,躲不掉,該來的總要來。重要的是每一天都過得好。
而反倒他們在一種相對平靜的氣氛下,發揮了他們該發揮的東西,大多數人沒有讓任何人失望,有個孩子問我,“老師你怎麼從來就不著急?”
我笑而不語。
總有一天他會發現,著急也沒有用,不如平靜而優雅的對待一切,苦痛也好,喜悅也好,收獲也罷,挫折也罷……一點一滴都是值得體驗值得珍藏的東西。
就如同若是沒有我青春期的焦慮與自卑,也無法有今天的淡然與超脫。
我懂得一切都急不來,而歲月,會給你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