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浴血奮戰南雙泉(1)(3 / 3)

仇恨還不隻緣於此。漣水戰役後,蔣介石極力表彰七十四師的“戰鬥功勳”,並操縱電台、報刊大力宣揚七十四師的“豐功偉績”,宣稱在百戰汀勝的七十四師—麵前,共軍主力部隊不堪一擊;七十四師“戰果輝煌”,獲“空前大捷”,“攜連勝雄姿北指”,準備再打“決定性之殲滅戰”雲雲。一時間,七十四師名聲大噪,好像真的不可一世了!

六縱隊的指戰員們憤恨難平,發誓一定要再戰七十四師,幹淨徹底地消滅它。

華東野戰軍由魯南向魯中後撤時,七十四師就跟在六縱隊的屁股後麵。廣大指戰員知道七十四師跟上來,無不摩拳擦掌,準備再次與之交手,讓全國人民看一看,到底是七十四師百戰百勝,還是六縱隊的拳頭更硬些。

宿北戰役以後,華東野戰軍首長找六縱隊宜傳部長吳強了解部隊情況。吳強彙報說:“這一回華野部隊打了勝仗,大家高興,但沒能把七十四師吃掉,我們縱隊的指戰員們仍有點兒氣不顧,上上下下都很惱火。”

粟裕告訴他說:“轉告大家,七十四師跑不掉,張靈甫跑不掉,總是要消滅他們的!這一仗你們能把七十四師擋在六塘河以南,對整個戰役的勝利是有功的。當然,你們的損失也不小,需要總結經驗教訓。打得不痛快,以後還有機會,大家要做好消滅七十四師的準備。”

華東野戰軍主動後撤,蔣軍緊緊追隨。4月22日至24日,我軍抓住戰機,在泰安一帶首戰告捷,殲滅敵整編第七十二師全部兩萬餘人,生擒中將師長楊文泉,打擊了敵人重點進攻的囂張氣焰。此後,敵人的進攻更加謹慎,三個兵團一字排開,步步為營,淮也不敢稍有突出,惟恐被我軍吃掉。在這種情況下,我軍捕獲戰機更難了。為了調動敵人,製造戰機,華東野戰軍首長命六縱隊與一、三縱隊並肩沿津浦路西側南下,威脅敵人後方,以圖迫敵後援,首尾不得相顧。

當華野首長向六縱隊司令員王必成明確任務時,王司令員不無顧慮地說:“南下是個好主意,我們服從首長的安排。但是,如果以後打七十四師,不要忘了我們,否則部隊的士氣可能會受到影響。”

王必成是華野中有名的一員虎將,六縱隊也是一支不認輸的部隊,這一點華野首長哪能不知道?王司令員提出的問題早在領導們的考慮之中,粟裕立即給了他一個滿意的答複:“你放心,打七十四師一定少不了你六縱隊。到時候你不想打也不行;而且要打就在關鍵的地方讓你打!”有粟裕副司令員的這句話,王必成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六縱隊的指戰員們南下途中,經常與蔣介石的整編第七十四師擦肩而過,好像捉迷藏似的。開始時還沒什麼,大家習以為常,從敵人的部署縫隙中穿來插去。時間久了,與七十四師背道而馳,南北相向而行,相距越來越遠,部隊中關於能不能參加打七十四師的議論也開始多起來,一些沉不住氣的同誌說起了怪話。

“不讓我們打七十四師了!”

“把我們忘了,把我們扔到魯南吃閑飯!”

“首長認為我們六縱隻能吃豆腐、嚼爛:葡萄,啃不了硬骨頭!”

王必成司令員沒有忘記野戰軍首長的承諾,憑著他對粟裕首長的了解,相信那決不是一句空話。為此,他組織縱隊黨委加強了思想政治工作,引導指戰員們正確理解華野首長誘敵深入、持重待機的方針。縱隊領導不斷地向各級幹部說明:作戰指揮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力爭主動,力避被動,避敵之長,擊敵之短。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如果操之過急,分散兵力與敵決戰,就有被敵各個擊破的危險。我們主動地走,是為了更好地打。至於打七十四師,要相信首長的話,相信一定會給我們打七十四師的機會!我們目前要做的工作是積極調動敵人,積蓄力量,準備與七十四師打一場硬仗、惡仗!

向魯南挺進的途中,為牽製敵人,也為了改善部隊武器裝備,六縱隊打了幾個小仗。到魯南地區後,為貫徹華野“配合地方武裝,打擊、牽製敵人,迫敵回師魯南”的指示,六縱隊黨委經研究,決定於5月8日晚配合魯南地方武裝,攻擊白彥、城前兩個敵軍據點。戰鬥打響之後,狡猾的白彥守敵不戰而逃,放棄自己的據點跑到了城前據點內,企圖在城前據點集中兵力,負隅頑抗。正當六縱隊準備集中力量攻殲饋敵時,收到了華野發來的敵情通報。

通報稱:敵湯恩伯部七十四師等,向蒙陰的坦埠以南大箭、馬山、佛山等地進犯,我軍四縱,九縱正與之接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