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對他的表現充滿了期待。
隻見這醜禿子抱著一把民謠琴,淡定的走到了舞台中央。
並沒有向觀眾致意,而是酷酷的朝音樂團隊做了個手勢,表示他準備好了,可以直接唱了。
音樂團隊很職業,雖然從彩排時就對陳伯寒有很多看法了,但在這一刻,他們並不會拖陳伯寒的後腿或者給陳伯寒鞋穿,該怎麼伴奏就怎麼伴奏,平順祥和的為陳伯寒奏響了《富士山下》的前奏。
觀眾們都以為陳伯寒在開場前會彈起吉他呢,畢竟他自稱自己是民謠歌手,也是抱著吉他上來的,邊彈邊唱該是理所當然的事。
但不成想,這禿子根本就沒動吉他,身子往話筒前一靠,雙手握住話筒,直接就深沉低回的開唱了:
……
“攔路雨偏似雪花,飲泣的你凍嗎,這風褸我給你磨到有襟花,連掉了漬也不怕,怎麼始終牽掛,苦心選中今想車你回家;原諒我不再送花,傷口應要結疤,花瓣鋪滿心裏墳場才害怕,如若你非我不嫁,彼此終必火化,一生一世等一需要代價……”
“誰都隻得那雙手,靠擁抱亦難任你擁有,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曾沿著雪路浪遊,為何為好事淚流,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何不把悲哀感覺假設是來自你虛構,試管裏找不到它染汙眼眸,前塵硬化像石頭,隨緣地拋下便逃走,我絕不罕有,往街裏繞過一周,我便化烏有……”
……
陳伯寒這一開聲,著實驚豔了不少觀眾的耳朵。
也不知道之前唱過多少遍這首歌,陳伯寒對這首歌的每一個細節,都練到了入木三分的境地。
他演唱的這版《富士山下》,神似陳一迅,卻因為他的煙嗓更為低沉沙啞,又給人一種更為滄桑婉轉的深沉氣質。
林夕這版詞寫的主要就是他的“富士山愛情論”。
白了就是:“你喜歡一個人,就像喜歡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麼方法可以移動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過去。愛情也如此,逛過就已經足夠。”
陳一迅唱出的《富士山下》,就像一個令人細味的纏綿苦澀的當局者,還帶著餘情呢,感人至深。
陳伯寒唱出的這版《富士山下》,卻像一個曆盡滄桑的過來人,是用過來人的口吻唱的,引人發醒。
不得不,陳伯寒唱出來的感覺,更像是林夕本人在唱,聽著令人深醒通透。
他的聲音雖然時不時的就有點汙濁,卻又多了一份話糙理不糙的特效,聽來別有一番風味。
黃國侖是很瞧不上陳伯寒的,但在後台聽著陳伯寒唱這首《富士山下》,他毒極的耳朵居然從中挑不出太明顯的毛病,不由得要感慨這個醜禿子唱這首《富士山下》還真有兩把刷子!
怪不得他這種大忽悠也能上《夢想的聲音》呢,他果然是有殺手鐧的!
現場觀眾剛剛聽過陳一迅的《喜帖街》,現在再聽陳伯寒的《富士山下》,感動沉醉的心情那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簡直享受爆了!
因為之前的事,幾位導師和專業評審們對陳伯寒的觀感不算太好,但陳伯寒唱的這首《富士山下》,真是讓他們挺折服的。
就算不喜歡陳伯寒這個人,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陳伯寒唱的這版《富士山下》無可挑剔,從某種層麵去欣賞,甚至可以和陳一迅的原版去媲美了。
陳伯寒唱這首歌時,唯一讓人不太理解的就是,他一直沒有動吉他,而是始終雙手握著話筒在唱歌,完全沒有去彈吉他的意思。
即是如此,他抱把吉他上來幹毛呢?
隻為了裝民謠老炮嗎?
陳伯寒還真就是在裝樣。
吉他對於他來不是樂器,而是一個裝逼的擺設。
但在裝逼的同時,他也真有點牛逼的本事。
這首歌被他唱了上千遍,把每一個動情的粵語發音都刻進了唱腔的表現,確實足夠俘獲人心。
就連黃國侖這種不喜陳伯寒的人,在這一刻,都願意往下聽下去,看看這醜禿子還會給人帶來怎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