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業領域去解讀和欣賞黃國侖的這段彈唱,卻並沒有太出彩的地方,對於這首《詞不達意》,黃國侖幾乎沒做任何的更改,就是照本宣科的唱了出來。且這首歌對於職業歌者來,並沒有太大的演唱難度。
雖然在現場,能把這首歌的曲調唱的這麼準,順暢,自然,富有感情,這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這件事放在黃國侖身上,專業評審們看了就覺得很不過癮了。
他們覺得黃老師應該給他們帶來更大的驚喜,隻是這麼平淡內斂的演唱,這遠不及林依蓮剛剛唱過的《李香蘭》那般深刻感人啊!
終於,在唱B段的時候,歌曲有了專業評審們期待的變化。
趙凡領銜的管弦樂團不聲不響的接進了黃國侖的鋼琴旋律,同黃國侖的鋼琴一起塑造出成了更龐大的氣場。
黃國侖在B段的演唱加強了氣勢,讓整首歌孕育的情感升華了一層。
不過這首歌本身的內涵並不是深刻的情與愛,而是重在溝通問題,所以黃國侖的這種演唱層麵的升華,並沒有給整首歌帶來太大的改觀,隻是讓觀眾聽得更過癮罷了,專業評審們還是沒嗨起來。
……
“在你的盲點裏寸步不移,不論晴或下雨,陪著你悲傷歡喜;你難道從來不覺得好奇,你身旁冷清擁擠,我一直在這裏,不一句……”
“我無法傳達我自己,從何起,要如何翻譯我愛你,遺憾不已,我也想能與你搭起橋梁,建立默契,我必須得先看明白我自己,翻譯成一句我愛你,我也想能與你搭起橋梁,建立默契,卻詞不達意,詞不達意……”
……
尾聲的變奏,終於有了點波瀾,讓觀眾的聆聽享受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不同於穆春梅之前唱的冷門歌曲,給觀眾帶來的共鳴不夠強,但享受意味十足。
黃國侖的這首《詞不達意》,因為觀眾熟知,所以很容易讓人生出共鳴的感覺,但也僅僅是共鳴。
他的這版演繹並沒有跳出原本的框架,對比他之前在這個舞台上的演唱,少了幾分驚喜。
唯一可圈可點的地方,就是他自始至終都在自彈自唱的樣子很帥。
觀眾們看的很是和諧,舒服,沒有任何違和的毛疵讓人出戲。
這對於一段表演來,已經算是非常的成功了,至少完成度極高,讓人挑不出任何的毛病來,不過讓人聽了總有點意猶未盡,覺得這不是黃老師的全部實力展現。
有一個人聽玩這首歌倒沒有意猶未盡,而是迷惑費解。
此人正是默默關注著黃國侖的孫彥瑧。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一周,孫彥瑧過的是百爪撓心,連喜歡吃的夜宵甜點都給戒了,吃不下去了,直接導致了她體重下降了五公斤。
可能是想以更好的形象去見黃國侖吧,她不自覺的就又有朝著苗條身材的方向狂奔而去了。
之前聯係黃國侖沒得到回複,讓孫彥瑧心情異常複雜。
她想放手,就此別過。
但怎麼也放不下。
照照鏡子,自己胖成這樣,她又不好意思直接去找黃國侖。
於是就盼星星盼月亮的等著《夢想的聲音》新一輪開播。
她想從電視裏再看到黃國侖,再聽到黃國侖的演唱。
或許,從黃國侖的演唱中,她能尋到他們關係的一些蛛絲馬跡。
不成想,黃國侖這周就唱了這首《詞不達意》,好像在他們之間溝通的很不暢,喜歡你,卻沒有表達清楚。
孫彥瑧硬把這首歌往自己身上拗,覺得這首歌中的狀態,就像她和黃國侖之前那樣,明明都喜歡彼此,可就是沒搭好溝通的橋梁,總是詞不達意,也沒建立起默契。
如今黃國侖唱這首歌,是在懷念那個詞不達意的過去嗎?
這麼一想,孫彥瑧就又有點怦然心動了。
她本人是很懷念那個過去的。
如果可以把時針倒撥,她真的好希望回到過去,把自己所有的心事都表達清楚,讓她和黃國侖之間再也沒有詞不達意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