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活出精彩(2 / 3)

華少聽黃國侖講要當“音樂搬運工”,玩味道:“你這個形容好特別——音樂搬運工,我可以把它理解成‘文章本成,妙手偶得之’的引申麼?”

黃國侖道:“就是這個意思。”

林俊潔和黃國侖切磋:“黃老師,你的音樂作品風格跨度很大,從流行到搖滾,從R≈ap;B到民謠,你都有涉獵。還有您剛剛唱的這首無法用一般類型來定義的《給自己的歌》,都好動人。我很想知道,你平常是怎麼創作的?是靠層出不窮的靈感嗎?難道真的像華少的這樣——文章本成,妙手偶得之?”

黃國侖笑道:“JJ老師,您應該有二十年以上的創作經驗了,要比我經驗豐富的多,您應該很清楚,音樂創作的基礎是紮實的理論功底。流行音樂,可以是萬變不離其宗,變來變去就是那幾個調式在變化,怎麼排列組合才能創造出最好的效果,這些都是有定式的。怎麼在這些固定的調式中尋找最合適的組合,就是我們這些創作人窮極一生要去做的。完美的音樂調式組合,上蒼早就給我們做好了,隻待我們去發現,這就是我心裏的‘文章本成,妙手偶得之’。我自己的創作也主要是這個路數,找到想要表達的感覺後,就去最合適的調式中去選擇,爭取選出最好的那一段。”

黃國侖講的這些玄之又玄,但林俊潔和評審席上坐著的專業評審們聽得卻是感同身受。

專業搞過創作的人都懂黃國侖講的這是什麼意思。不過聽了這些,並不能幫他們提高什麼,因為他們每個人其實都是這麼創作的,但為什麼他們寫不出來黃國侖這麼多風格百變的經典作品,這就純粹是音樂賦的差距了。

那些不懂音樂專業創作的觀眾,聽了黃國侖講這些,則生出一種不覺明曆的感覺,越發的覺得黃老師賦獨具了。

林俊潔把聊話題帶向了創作,評審席上的那些音樂人在這時候特別想表現,唇槍舌劍的和黃國侖討論起了創作。

雖然老黃自己真寫的歌不多,但他在音樂圈混跡了三四十年了,來到這個位麵後,又繼承了黃老師的純理論知識,他在音樂創作方麵的見解和認知並不比評審席上的評審們差。

但他並不想在這時候表現或者炫耀什麼,所以聊的很簡單。別人請教他什麼,他多是用有感而發一句帶過,並不涉及具體的創作環節,這給那些音樂人聊的略微有些不盡興。

但大家也都理解,在這種唱歌類的直播節目裏聊創作,觀眾肯定不愛看,他們多聊是給節目拉低收視率呢。

於是沒聊一會兒,陳一迅經過何誌軒在耳機裏提醒後,趕緊把話題給拉向了普通觀眾喜歡聽的方向:“黃老師,聽你剛才唱的歌——就是這首《給自己的歌》,裏麵應該含著一段很深的感情吧?”

華少接嘴道:“Easn你好八卦,但其實我也很好奇,嘿嘿。我相信很多觀眾都很好奇,黃老師,你的音樂出現很久了,但你的人一直都沒露過麵,好像還聽是消失了一段。這段經曆你願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華少是按照手卡上的腳本在采訪黃國侖,手卡上有提示,不要聊黃國侖的感情問題,所以陳一迅一起頭,華少立刻就給一嘴帶過了,讓黃國侖聊養病的正題。

黃國侖半真半假的講:“過去幾年,我也不算消失,我是得了一場大病,去養病了。”

圈內人大部分都知道這個傳聞,所以聽黃國侖親口出來,倒也沒太意外。

華少關心的問:“現在你出現在夢想的舞台上唱歌了,是不是意味著你的病徹底康複了呢?”

黃國侖如實講:“我身體恢複的不錯,但還沒有完全康複。”著指了指自己的墨鏡,講道:“就像我的眼睛,就還有點問題呢。”

張慧妹驚了,有什麼話都是張嘴就來:“你不會看不到東西吧?”

黃國侖戴這墨鏡確實挺像瞎子的,他自己再這麼一,難免讓人產生妒英才的聯想。

再被張慧妹這麼一帶節奏,現場觀眾和電視機前的很多觀眾都像被捅了一下似的,心裏突然就變得很難受,很是同情黃國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