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明之前看上穆春梅的一個重要原因,正是看上了穆春梅身上的音樂魅力。
若能收編這樣一位擁有光芒萬丈潛力的極品歌姬,將對他們公司朝著音樂領域的布局起到關鍵的促進作用。
現在再看到很早前就被圈內人譽為才音樂老師的黃老師,潘思明更是喜上加喜!
從某種意義上,黃國侖比穆春梅對他們公司還更有用。
因為黃國侖會寫歌啊!
走紅的歌手都是被好作品堆出來的。
他們公司那一大批有待起飛的網紅藝人,需要的正是黃國侖這樣的才音樂老師來點撥。
如果黃國侖能給他們公司那批簽約藝人寫出一批好歌來,給她們一一帶飛,那給他們公司帶來的價值就太大了。
雖然沒有完全聽過黃國侖的原創作品,但僅聽過的幾首黃國侖寫的歌,全都給潘思明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中那幾首都市情歌帶著華語樂壇黃金時代的氣質,走心、溫柔、動人;還有一首英文歌走了狂暴金屬流,聽著格外給力過癮;黃國侖還寫過正能量爆棚的唱作品,同樣給力耐聽;另外他還寫過動人的民謠作品。
綜合來看,黃國侖寫的歌風格百變,五花八門,各種類型的歌都極具亮點,就算是行外人亦能從他風格迥異的作品中看出他滿溢的音樂才華。
圈內人稱黃國侖是才音樂老師,絕對不是恭維或者諷刺,黃國侖確實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才音樂老師。
潘思明一年前準備給旗下藝人往音樂方向轉型時,尋遍圈內的大牌音樂人,想請有實力的音樂人來他們公司坐鎮把關,那時就有人給他推薦過黃國侖。
潘思明的助理為這事還特意去昆侖文化接洽了一番,但去了後才知道,黃國侖果然如傳言中所講的,因病無限期休假了,他的人早就去國外療養了,歸期不定。
這讓潘思明公司想請黃國侖的想法落了空。
潘思明得知此事後,便對黃國侖沒了興趣,他無心關注這種神龍見尾不見首的怪人,沒多久就給黃國侖的事拋諸了腦後,又去找靠譜的音樂人了。
這一整年來,潘思明一直都在找尋有水平能捧紅新人的頂尖音樂人,但始終未果。
他之前甚至去李宗盛在798的吉他工坊拜訪過李大哥,想請大哥出山來帶一帶他們公司的新人。
但李宗盛早把風雲看淡,無意複出再像年輕時那樣寫歌做唱片捧歌手了。
如今的江湖,已是後生的舞台,李宗盛覺得應該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後來者,他就不要再出來攪局了。
於是就把潘思明給委婉的拒絕了。
李宗盛如今隻想過平靜的生活,閑來無事就做幾把手工的吉他,如果有電視台或老朋友盛情邀請他參加演出,比如跨年音樂會之類的,他會給人家麵子出場唱個歌。
其他時間他就全都讀書、看報、看電影、陪家人、順手回顧回顧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人生心得再試著寫成一首或者幾首歌,留給這個世界,也是留給他自己,這樣他就很知足了。
自縱貫線之後,李宗盛就沒再為其他人寫過歌,未來也不會再為其他人寫歌了。
得知李大哥看淡江湖已經看淡到了這個程度,潘思明也不好再多求人家幫忙了。
像李宗盛這樣的大山級宗師,潘思明要給人家開高價買歌,那是自取其辱,既然人家已經收心歸山,他也隻能另請高人。
遍覽當今華語樂壇,還活躍在一線的有成績有口碑的大牌音樂人不在少數,但客觀上講,這些人現如今的創作功力和年富力強時相比,都有巨大的滑坡。
當然這不能怪他們不思進取,是環境改變了這圈子裏的每一個人。
華語樂壇一步步的從黃金時代走向死水一灘,就算是再有才華的人,淹在這樣是死水裏也難免會走向平凡,才華會被漸漸的蠶食磨光。
包括李宗盛這種越老越神的音樂人,硬橋硬馬的創作功力和黃金時代相比也已經有了很大的退步。
像《山丘》這樣的歌,冠絕華語樂壇,絕對是牛到不能再牛的作品,年輕時候的李宗盛鐵定寫不出來,隻有年邁的李宗盛才能寫出來。但這並不代表這個時期的李宗盛就比年輕時候的他自己創作功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