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都快憋疼了,他假模假樣的收起手機,速速奔了衛生間。
噓噓的時候,他一直在想著南方要跳槽這事,心中略有不爽。
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南方選擇跳槽去能給他提供更大發展平台的公司,這事無可厚非。
想當初,他也是從海豚跳過來的,現在再跳走,這不讓人意外。
但他選擇跳槽的這個時間點,真心讓黃國侖無語。
這哪是對他感恩啊,分明就是全想他自己了。
今在公司和劉青聊了一下後,黃國侖對昆侖音樂目前的運營情況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這兩年昆侖音樂最主要的創收藝人就是南方和白瑤。
今才剛出爐的第一季度財務報表,黃國侖看了,公司在版權、演出、廣告等各項總收入總計406萬。
其中白瑤一人賣單曲版權就給公司創收了150萬。
南方第一季度給公司創收170萬,比白瑤還要多0萬。
剩下的其他所有收入加在一起才86萬。
南方個人創收的比例占了昆侖音樂總收入的40%以上。
南方要是這個時候走了,昆侖音樂的財務狀況會出大問題,別人創造的價值根本補不上這個大窟窿。
就算南方能給公司留下一筆不菲的解約費,公司在他身上的穩定收入來源一下就沒了,對公司的營運衝擊仍舊會很大,會打亂公司很多既定的發展計劃。
他這時候走,提前也不打招呼,是釜底抽薪都不為過。
對此,黃國侖深感無奈。
由此他不得不去深入的想昆侖音樂的可持續發展性問題。
昆侖音樂現在能扛大旗的歌手太少了。
他們畢竟是個才闖蕩了樂壇沒兩年的新公司,又被昆侖影業給拖了後腿,圈內口碑不太好,資源還很匱乏,本身的資金也不是很充裕,要不是黃國侖倒前留下了一些音樂資源,這公司根本就沒有任何能發展起來的可能。
現在就算黃國侖回歸了,昆侖音樂對於一二線歌手、乃至對於一些有潛力的新人,都沒有什麼吸引力可言。
像他們這樣的新音樂公司,能發展起來的基礎就是人才要足夠多。
但現在昆侖音樂對於各種人才就沒有什麼能擺上台麵的吸引力。
別招募到新的人才了,他們現在連留住人才都很困難。
這是擺在黃國侖麵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目前來看,昆侖音樂的最核心競爭力就是黃國侖這個音樂才,或者,是他這座音樂寶庫。
但要怎麼把他身上肉眼可剽的音樂“賦”,變成競爭力和吸引人才來投的賣點,這事黃國侖得好好琢磨一下。
南方願意走就讓他走吧。
對於這樣的“三姓家奴”,黃國侖無心多留。
況且聽南方的意思,他要跳槽的決心已經定了,黃國侖沒必要在他身上多浪費時間了。
反倒是沈雨萌,倒是值得黃國侖好好重視一下。
作為昆侖音樂的舵手和真正掌門人,黃國侖肯定更願意栽培沈雨萌這種忠心耿耿的藝人。
當然,現在他還不能確定沈雨萌就一定留下。
沒準被南方一咬耳朵,沈雨萌心一軟,最後也跟著南方跳槽了。
那黃國侖就隻能祝福他們發展順利了,大家好聚好散。
假如沈雨萌能念及公司對她栽培的恩情,願意留下和昆侖音樂同舟共度,無論風雨,那黃國侖一定送給她一份充滿榮耀的前程。
沈雨萌的音樂賦和唱功比南方差了不少,她的基本功很紮實,樂感不錯,但她聲音的辨識度很低。
客觀上講,要把沈雨萌這種特點不鮮明的歌手給推起來,會很困難。
但沈雨萌要真有堅挺的人品,黃國侖什麼也要用好作品給她砸成華語樂壇最火的女歌手,至少是之一。
其實對於一個歌手來,頂尖的唱功還是其次,最主要還是要靠對路的作品來堆積人氣。
華語樂壇上唱功好的歌手多如牛毛,但能給歌手給捧紅的作品,卻少之又少。
歌壇上不乏這樣的先例,他們唱功談不上頂尖,甚至可以用平凡來形容,但就是遇上了非常多對他們歌路的好作品,於是被生生的砸成了王後。
就比如……那個,算了,還是不舉例了,以免被梁晶茹的粉絲給活活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