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亂世之初(1 / 2)

東漢末年,漢靈帝劉宏自“黨錮”之後,宦官更加肆無忌憚,“十常侍”把控朝政,貪贓枉法、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甚至賣官鬻爵以用於自己享樂,並向地方官員增大征稅。連年的賣官導致官場昏暗,加上稅收增加,地方官對百姓的壓榨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搶奪民財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加上那十幾年災害不斷,百姓生活十分悲慘,很多地方都出現了人民相食的情況。

長期的壓榨導致地方農民起義不斷,但因為規模較小,沒有什麼成效,這時大賢良師張角開始了他的傳教,利用人們心理的非理性以及長期的窮苦壓迫,使得宗教形式的為民治病放大了信仰的力量。

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張寶、張梁則自稱“大醫”。張角有大弟子八位,雲遊四方傳教,十餘年間,太平道信徒達幾十萬眾,遍布東漢各地。然後,張角開始了他的行動。

光和七年一月,新春並沒有給這塊大地上的人民帶來多少生機,尤其是北方,天氣依然冷的讓人發慎,這片大地上生活著的大多數窮苦人民,隻能躲在四處漏風的茅草屋或者窯洞裏,一家人裹著一床破棉被瑟瑟發抖,道上行人稀少。

太行山的雪依然沒有融化,日上三竿,壺關的關門才緩緩打開,這座連通東西的要塞顯得格外蕭條,這時,十多匹駿馬呼嘯而出,向東疾行,為首兩人是兩個身穿錦衣的年輕公子,後麵的顯然是隨行隨從。

隻聽右邊的青年說道:“師兄真是找罪受,這麼冷的天騎馬趕路這馬兒也快受不了了。”

“時不我待啊,子龍暫且不要發牢騷,大事要緊。”卻聽左邊的青年安撫道。

“不是我發牢騷,是師兄總是充滿神秘,這次去涿縣幹什麼始終不肯透露,讓人著急。”

“哈哈,沒到透露的時候,去了你就知道了。駕。”王淵一邊趕路一邊說道。看著師弟苦哈哈的臉,王淵不禁想到,開玩笑,怎麼給你透露,難道告訴你去挖劉備的牆角,撬關羽張飛這些猛人?一想起這倆猛人,王淵瞬間打起精神,也不感覺到冷了。

一邊趕路王淵一邊回想著過去,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已近十年,想當初自己是一個兩千年後莫名無名之輩,卻因一個奇詭的夢、一個特別真實的夢來到了這個世界,這讓王淵始終懷疑自己活在夢中。

事情是這樣的,那晚熟睡的王淵夢到一個老頭,慈祥和睦,白發白須身穿一身道袍向自己招手,自己不斷的向這個老頭走去,但看似近在咫尺,卻始終不能到達這個老頭麵前,不知走了多久,在王淵迷茫的時候,麵前卻豁然開朗,一處如似仙境的洞天出現在自己麵前。

“不錯不錯,卻是破了這咫尺天涯。”在王淵惘然之際聽前方老道說道。

“你是誰?這時哪裏?”

“小友莫慌,老道乃是於吉,招小友來此有要是相商。”

“於吉?”王淵有點驚訝,在王淵的影響中於吉這個名字隻在三國那段曆史中出現過,於是試探的問道:“漢末被孫策砍了的那個於吉?”

“不錯,正是老道,”

看到王淵依然迷茫,於吉好似進入了回憶狀態,好久才說:“想當年,我苦修一百餘年,卻遲遲不能得道,決定雲遊四方,尋找怯機,不想卻惹下大禍!”

“在路經並州太原時,發現一子隱隱有帝王之氣,推測會有亂世出現,那時老道生於漢朝,有忠於漢室之心,加上不忍心讓天下黎民受苦,動了惻隱之心,設計害了此子,不想卻逆了天意,導致華夏民族400多年的動蕩,甚至差點滅族。”

“400年的動蕩?差點滅族?三國不就幾十年嗎?”王淵問道。

“聽我說完,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漢後中原王朝該是一個大統一的王朝,三國動亂的確短短幾十年,於司馬家統一而立晉,但動亂局勢依然沒有改變,短短幾十年後中原再次大亂,外族坐大險些斷了華夏民族的延續。直到隋唐年間才得以興旺。”

“原來如此,如此說來的確有400多年的動蕩。”王淵自小喜歡曆史,對中國曆史有些了解,漢末三國的動亂就不用說了,其後晉朝政治昏暗同樣是民不聊生,其後十九朝、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可以說是中華名族最絕望的一段曆史,甚至後世很少有人有勇氣去提及這段曆史,一個是統治階層刻意回避,一個是因為長期的動亂,政治黑暗,朝政更換頻繁,導致對當時這段曆史的記錄較少。所以對這段曆史有過了解的人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