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人文藝術篇(2)(1 / 3)

獨立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兩層式”核心課程群建設構想(6)

林驍邦

摘要:課程群建設是培養高素質專門物流人才的重要基礎。為實現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目標,本文探討了構建專業基礎素質、專業技能素質的物流管理專業“兩層式”核心課程群建設框架,提出建設課程群采取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獨立學院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核心課程群措施

一、引言

2007年,教育部提出了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把高等教育的重點切實放在提高教學質量上。2008年2月,教育部出台26號令《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為獨立學院明確了發展的方向。2010年9月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整體搬遷落戶海寧,和全國的多數獨立學院一樣,“獨立之路”充滿了挑戰與機遇。培養具備創業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能在就業崗位上發揮骨幹作用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是學院順應教育發展,適應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確立的人才培養目標。由於國家“高等教育麵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係的改革計劃”推動了學校課程的全麵優化整合,而課程群建設是近幾年課程建設改革、提高辦學質量的一個發展趨勢,並不斷顯示出其建設的輻射作用和規模效應。

本文立足於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的培養計劃、培養目標定位及實際教學情況,為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整合課程教學內容,有效實現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規模效益,針對目前物流管理人才在質量上與產業發展需要存在一定差距的實際情況,提出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群建設的思路,以提升物流管理人才在產業人才市場的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

二、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群建設的基本思路

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群建設以服務教學目標即培養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為基本原則,按照以下思路進行建設。

首先是將重心放在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平台課程之間的內容整合上,對課程間在邏輯和結構上的關係進行分析,打破各門課程間的壁壘,整合和更新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體係,以適應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和培養目標,並從地方經濟背景、培養目標定位、就業職業發展方向、已有知識基礎等因素出發,按照“大課程”的格局進行規劃,由追求單門課程內容的完整,轉變為追求課程群的完善,使課程群內的各課程由原來的相對獨立、相互隔離轉變為相互關聯、相互貫通,由原來的相互重疊轉變為相輔相成、相互補充。

其次,課程群建設強調係統結構優化,從課程結構和教學體係的整體優化上入手,重視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既使課程結構和教學體係得到優化,又使各課程具有相對獨立性。課程群建設不等同於課程的簡單組合,而是應該圍繞培養目標,理順清晰完整的建設思路,對培養方案的整個課程體係進行統籌規劃,做到集知識傳授、素質教育、技能培養於一體,充分體現前瞻性和先進性。

三、基於專業素質培養的核心課程群“兩層式”框架構想

(一)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群總體構架

圍繞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目標及培養計劃,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群由學科課程群、方向課程群和核心課程群構成。

學科課程群分為管理學、會計學、經濟學3個學科子課程群,各子課程群又有若幹相互獨立的課程組成。該層課程主要為學生提供基礎理論較為寬廣,能為學生今後職業發展提供良好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的綜合性理論課程。

方向課程群課程的設置以符合產業和企業需要為目的。學生可根據就業意向和專業興趣選擇1~2個方向進行學習。在該層課程中,可適當調整課程以充分體現專業特色,注重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體現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特點。

核心課程群指由專業教學平台的必修課程構成的課程群。該層課程的目標和要求是在廣度和深度上培養學生掌握物流專業專門知識和職業技能。經過對曆屆畢業生的調查,東方學院物理管理專業畢業生麵向的就業崗位群主要是物流企業和各類企業、部門中的物流管理崗位。該層課程針對物流崗位群對專業能力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素質和專業技能素質。學科課程群、方向課程群、核心課程群的關係。

(二)核心課程群“兩層式”框架構想

加強專業教學平台核心課程群建設是本專業突出特色、提高質量、實現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目標的突破口。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群開設《物流學》、《運輸管理學》、《運作管理》、《戰略管理》、《采購與倉儲管理》、《財務管理》、《運籌學》、《供應鏈管理》、《配送與配送中心》等9門課程,各課程內在邏輯強,知識點相輔相成。該課程群建設的重心是加強學生的專業基礎素質和專業技能素質教育,通過對物流管理專業教學課程群知識體係的充分研究,設計了核心課程群“兩層式”框架。

專業基礎素質層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技術手段,能較全麵、係統地學習物流及工商管理方麵的理論和知識,掌握物流管理協調能力和戰略決策能力。該層由《物流學》、《運籌學》、《運作管理》、《財務管理》、《戰略管理》等5門課程組成。

專業技能素質層培養學生掌握物流管理的業務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物流分析與規劃能力、物流運營管理能力、物流信息管理能力、物流成本管理能力和物流實踐操作能力等,該層由《運輸管理學》、《采購與倉儲管理》、《配送與配送中心》、《供應鏈管理》等4門課程組成。

經過對曆屆畢業生的調查,東方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麵向的就業崗位群主要是物流企業和各類企業、部門中的物流管理崗位。東方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的特色之一是重視校企產學研合作,自2010年9月搬遷至今,已與華東沃爾瑪配送中心、浙江連杭物流有限公司、順豐快遞嘉興公司、浙江八方物流有限公司、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產學研實習基地。在核心課程群的專業素質教育和專業技能教育中可充分利用校企產學研合作平台,對引進職業能力導向和基於工作過程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整合各課程教學內容,有效實現課程群的規模效益,剔除課程間內容重複的環節和部分,增加突出辦學特色的新內容。在課程群建設中,由合作企業結合實際工作提出崗位任務或案例,課程群建設人對任務或案例進行歸納整合,梳理分析完成任務所需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設計相應課程的教學過程,實現專業課程的項目化、情境化和職業化。

四、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群建設的主要措施

核心課程群建設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如地方經濟對物流人才的基本需求、行業物流人才的素質和技能要求、專業教學組織的協調性和便利性等,需要對社會背景、行業背景、人才需求背景、教育改革背景等進行大量的調研和分析。同時,還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對現有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和完善。

(一)強調師資隊伍的建設

能否形成一支教學能力強、專業技術紮實、素質高的教師隊伍是衡量課程群建設成果的重要標準。核心課程群建設應引入負責人製,由課程群負責人對群內課程進行統籌規劃、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協調和執行。針對缺乏“實踐型”師資的普遍問題,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產學研實習基地平台予以解決。

(二)重新界定課程群內各課程的內容體係

結合獨立學院的特點和培養目標,在充分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修訂課程教學大綱,打破各課程之間的壁壘,建立課程之間的銜接和關聯,整合課程內容,刪減部分重疊,適當調整授課學期的次序與相應課時數,按一類課程的要求建設各門課程。利用校企合作產學研實習基地平台對實訓(實驗)部分統一規劃和協調知識界線,夯實實踐教學環節。

(三)開發教學資源

精選教材,並且開發有特色的、實用的教材,及時吸納新知識、新技術,使教材內容體現時代特色,優化教材體係,豐富教材內容,使人才培養緊扣市場需求。建成集紙質教材、電子教材、網絡教材為一體的特色教材,為師生提供自主學習、拓寬知識領域、提高學習效率的學習平台。同時,著重整合案例資源,精選優化案例,編製課程群案例集,以適用於課程庫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