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經此一亂,但皇帝卻沒有太多不安與惱火,而是靜靜地坐在營帳中,等待王爺處理結果。
而無爭亦是麵無表情,一言不發的陪在左右,此刻的營帳中,隻有彼此的兩人,即是兄弟,又是君臣。
無爭從來不多話,特別在這個時候,他此刻的一言一行,都能掀起巨大的風波,哪怕心中明白點什麼,也是絕口不提。
皇帝滿眼感激地看著坐在眼前的無爭,正襟危坐,目光如炬,冷酷的臉龐寫滿了沉重二字。
他對這個最親近的弟弟,卻不知該如何對待他,他願許他呼風喚雨之勢,可他明白,他跟自己的父王一樣,不會要,他救了自己,無非是兄弟二字。
良久。
皇帝歎了口氣道:“小羽,你又救了我。”
無爭這才從沉思中別過頭來,沒有聽清他的話,隻是微微一笑。
雲淡風輕,似乎剛才的事,就沒有發生過。
皇帝見他如此,便問道:“你說是誰要行刺朕?”
“臣弟不知,還是等父王查清吧。”無爭並沒有絲毫的猶豫,回應道。
皇帝無奈地搖搖頭道:“你就裝糊塗吧你,你可比朕心中要清楚的多了。”
無爭尷尬一笑,並不解釋。
皇帝道:“本想讓你遲點去江南,可如今竟然…所以你…”
他想說的,無爭明白,他回應道:“我會替皇兄除了後顧之憂。”
皇帝無奈道:“可我什麼都不能給你,海匪猖獗,然而國庫空虛,也無軍可調。”
“臣弟明白。”無爭依舊不卑不亢地回應道。
皇帝道:“我知道你手低下能人異士眾多,所有所需一切軍資,人員,等等都要由你從江南籌集。”
說罷從案上取出一枚金令,遞了過來。
無爭連忙雙手接住。
皇帝道:“朕隻能給你權,不管你用何種手段,整頓江南,誅清海匪,還江南一片清明。”
無爭點點頭,並沒有回話。
皇帝又接著說道:“至於趙慶,畢竟是同宗兄弟,在無確鑿證據之前,不要動他。”
他還是顧念手足,心中仍然存著僥幸,或許趙慶跟這一切無關。
無爭何嚐不是,可卻已心涼,但他還是鄭重道:“無論他所犯何時,臣弟亦不會濫用私權。”
皇帝欣慰道:“我會安排包大人前去,有些事情,就讓他去處置,免得予人以口舌。”
他不願意無爭將來落個兄弟相殘的惡名。
無爭點點頭道:“臣弟明白,臣弟會以誅滅海匪為先,就算我義父在天之靈,亦會支持。”
話雖如此,可究竟如何安排,他心中亦沒有底。
皇帝道:“我知道,你讓父王將要新招收的侍衛都是你的人,他們進宮後,我會把他們安排在身邊的。”
無爭頓時感動道:“可,皇兄就不怕我有不臣之心呢?”
皇帝道:“你不會,永遠不會,倘若朕連你都不信,這天下,還有可信之人麼?”
無爭有些感動,柔聲道:“待江南事畢,臣弟就會將他們撤出。”
皇帝道:“他們都是江湖豪傑,朕不會強留,但如果肯留下,也不必都撤出。”
“嗯。”無爭道,“這得看他們自己。”
皇帝又問道:“你覺得鴻臚寺少卿這個人怎麼樣?”
“鴻臚寺少卿。”無爭滿臉疑問。
皇帝微笑道:“就是陪你為書影擇婿的陳斌陳大人。”
無爭這才明白道:“臣弟對朝廷官製不甚了解,還請皇兄見諒,陳大人溫和謙恭,也頗重情義,是個不錯的人。”
無爭當然明白皇帝問他是覺得陳斌為官如何,但無爭卻裝不懂,他不願意去攪進朝廷官員任用。
皇帝似乎也明白,微笑道:“原揚州知州已死,我打算派他前往,你看如何?”
“臣弟不敢妄言,實在對官吏之事一概不知。”他是在推諉,但也是真心話,他怎麼會了解這些。
“那朕就不難為你了。”看著無爭,明白他是秉承王爺之誌,不幹涉自己為政。
但無爭突然道:“但前任知州之死,皇兄如何安排?”
皇帝道:“自然是包拯一並處置,你可從旁協助就行。”
“嗯。”無爭施禮道,“臣弟明白。”
皇帝道:“朕知道你收留了他的女兒,此為善舉,但不能意氣用事。”
“臣弟明白。”無爭道,“隻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而已,臣弟不會幹涉包大人辦案,但會保證他們的安全。”
“這就好。”皇帝道,“有你真好,朕不用費那麼心。”
無爭道:“臣弟離京,皇兄定要保重,縱是深宮內苑,也要警覺。”
“朕明白。”皇帝道,“你不用擔心。”
話雖如此,眼中卻滿溢著對無爭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