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眾人為樂無回這一拜而心生震動之時,隻聽耳邊再次傳來了樂無回的聲音:
“無回自出生以來,不拜天,不跪地,隻拜過父母與宗門中的祖宗前輩。
對大師這一拜,一來是感謝大師的點悟再造之恩,讓無回能夠看清本心,見得真我;
二來是感謝大師成全之恩,能讓我能在臨別之前能夠為蒼音樓中的眾人做些補償,以彌補之前所造成的傷害。”
說完這話,還未待悟道大師回答,樂無回又將身形一轉,向著東方穀口之內的一座高聳入雲的九層寶塔望去。
這一望,雖然隻是片刻,但在樂無回眼中流露出來的卻是無盡的記憶與眷戀。
最終,當他將眼睛停留在寶塔第九層時,他的眼眸之中閃過了一道晶瑩。
隨後,眾人隻聽砰砰砰聲響起,重新跪倒在地的樂無回便悶聲向著九層寶塔的方向磕了三個響頭。
看到這全無隻言片語的一幕,深知寶塔意義的蒼音樓眾人都隻覺心中一酸,感到難受無比。
而一名站在九層寶塔窗前,一直觀望著穀口動向的白衣老者,見到正向自己行跪拜之禮的樂無回,也不由淚流滿麵,身形微顫。
看到眼前的這一幕,對蒼音樓之事也略知一二的悟道禪暗歎一聲道:
“阿彌陀佛,樂施主初心方見,便已知行路,這份心智著實不易。
以施主的這種慧根,隻要勤加修持,不日定可堪破有我之境,修得那無我之境,再不受世間之苦,再不墜生死輪回。”
聽到悟道大師這明顯有將其收入門下的話語,樂無回卻沒有馬上回話,而是將雙目一閉,凝神苦思起來。
看到樂無回臉上逐漸浮現的汗珠,以及那不時變化的麵容,早已修得人法二空境界的悟道大師一愣之下立刻便已了然。
眼前這剛剛悟得真我的樂無回竟在回憶自己過往的一生,打算直窺無我之境!
看著眼前的樂無回,悟道大師仿佛看見了一塊未經打磨的絕世璞玉。悟道大師心道,這塊璞玉隻要稍經錘煉,便有機會成為曠古爍今的萬世瑰寶!
在悟道大師的示意下,周圍蒼音樓的眾人就這樣靜靜地等待著樂無回的感悟。
直至夕陽微落,天海一色之時,那閉目已久的樂無回終於重新睜開了雙眼。
看到樂無回眼神的第一眼,悟道大師心中卻是微微一歎。因為他在樂無回的眼中看到的不是他所期待的那種空明之色,而是看到了一絲代表著我執之意的執念深種。
不過悟道大師轉念一想便也釋然了。畢竟,那種才入空門,便登祖位的佛心天成者恐怕隻有那存在於經文之中不可得的未來佛了。
念及此處,悟道大師便再次開口,向著樂無回傳法道:
“樂施主,真我之境雖然可以讓你堪破世間虛像,認清本心。但你在達到這種心中有我境界的同時,卻也因為“我”這種存在而陷入我執、我見之中。
你要知道,一個人一旦以自我的知見為立足之本,便則可能再次陷入無知無明之中。因為相較於無量世界,人的所知所見總是有限。一個人一旦固步自封,便會再次陷入迷障之中。
不過可惜的是,越是修為強悍之人,就越容易陷入對自我的偏執之中。
心外無物,唯我獨尊。這種對過去、對現在、對未來的我心執著,有的時候比那迷失之心更加可怕。太過執著於自我的修者往往隻要稍有不慎,便會墜入魔道,萬劫不複。
樂施主,你若想擺脫萬法皆苦的現狀,隻有在日後不斷地修行,不斷地磨礪,這才有可能早日達到清靜無為、人法二空的境界。
所以,樂施主,你現在可願與老衲回到寺中進行修行。”
聽到悟道大師的這番詢問話語,樂無回卻並未直接回答,在沉思良久之後,他再次長歎一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