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除惡便是行善(2 / 3)

不怒和尚聽到王月天居然猜到了自己的心思,心中雖是一驚,但麵容之上卻並無太大的變化,隻是微微一點頭。

看到自己師兄點頭示意,不悲和尚心中不由一急,剛想開口再勸,但一時之間又不知如何勸起。

王月天見到不怒和尚回應自己,心頭不由一鬆,同時心中暗自念道:血和尚啊血和尚,隻要你肯與我對答即可。如今不悲和尚身受重傷無法再對敵,隻有你才是這場中唯一的生機所在。若是缺了你的幫忙,這城中之人恐怕就要生機盡絕了。為了這城中眾人的性命,今日就由我來幫你血和尚重歸殺道吧!!!

王月天心思一定,繼續說道:

“不怒大師,弟子有幾個疑惑想問您,還望大師能給弟子解惑。”

血和尚見這王月天一直不緊不慢地與自己聊天,好似渾然不懼那越殺越近的慕容平一般,在這種生死當口居然還顯得一派風輕雲淡。他雖是略有疑惑,但還是對著王月天說道:

“你有何疑惑?”

“大師,在你看來,這殺是否就是惡,而這生是否就是善呢?”

血和尚聽到王月天的這話,卻沒有作答,因為這也是他一直想不明白的地方。但他聽到王月天問此話語,似乎是想點醒自己一般,血和尚心中不由略一搖頭,因為他並不相信自己會被眼前這名青年所點化。

王月天見狀,並沒有等著血和尚的回答,而是自己繼續說道:

“大師,佛祖以生為善,以殺為惡。對惡徒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對善眾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很多時候,這兩者看似都對,可以兩全,是不對立的。

但有的時候,兩者卻會顯得矛盾。例如今天這種情況,若如佛祖所言,殺是罪孽,是業障;不殺才是善,是大功德。那麼殺一人而救千萬人,殺是不殺?因心懷慈悲不殺一人而致千萬生靈枉送性命究竟是善是惡?”

血和尚依然沒有回答,因為這也是困於他心中許久的問題。他若是找到這問題的答案,這存在於意識境內的殺之法陣便也困不住他了。但這血和尚不相信王月天能夠解答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他看來本身就是矛盾無解,這也是他一直受困於殺之法印的最大原因。

看到血和尚還是不言不語,王月天也不著急,隻是自顧自地繼續答道:

“弟子以為,殺戮不是一種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殺戮本身並不代表著善或者惡。貴寺那輩分訣中的最後兩句:萬般天未定,善惡全在人,不也正是這個道理嗎。

有的時候,不殺未必代表著善;殺戮也未必一定意味著惡。當屠刀斬向惡人,以屠刀來救眾生的時候,那殺便是真善,不殺才是偽善!!!”

血和尚聽到這裏,心中雖有感觸,卻對著王月天開口說道:

“阿彌陀佛,這位小施主所講的道理我都明白,也跟我師尊說過。但師尊在我神識之海種下殺之法印的同時也在我腦中留下了這麼一段話:

佛門弟子之所以不能殺生,不是因為這殺戮表麵所代表的善惡,而是因為佛修之人長期以來的慈悲之心。

佛修者慈悲心一成,所見之人皆是生靈,不分善惡。在佛修者看來,眾生皆有善根惡念,本無二致。佛門中人不能因為一個人一時一事的善惡而斷其生死;所以,對佛修者而言,天下無不可度之人,天下更無當殺之人,有的隻是當救之人!!!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殺善人是惡,殺惡人亦是惡!對於眾生,佛修者隻能教化而不能殺戮。以殺止殺的手段隻是暫時平息了事端,但實際上卻並未消除任何因果業力,隻是徒然留下了死者更大的惡念,為後來人種下了另一層的惡果。

如此下去,終會隨著因果循環,害人害己,不得終結。隻有以佛法度化世人,使其誠信悔過,才能真正地使業力消弭,眾生不再受輪回之苦。”

王月天聽到血和尚師尊的此番言論,不由就是一愣。這一番佛偈機變確實巧妙,可以說是直切佛修真髓!看來這一回自己是碰到一個真正厲害的佛修高手了!!

若是血和尚師尊的真人在這裏,自己一時半會兒也許未必能辯贏他。但既然留在這血和尚神識之內的隻是一些隻言片語,那自己就絕無失敗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