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世間險惡(3 / 3)

修行之路漫長而修遠,唯有毅力才能戰勝一切!

第三節新挑戰:聯合教學

我以為教練們會一個一個的來,這課也會一節一節的上,誰知道還有聯合教學這一東西啊!不過這不是最坑的,因為在之後我才知道什麼是最坑的。突擊檢查,對於處於學生而言的我,沒有比這更痛苦的事情啦!

當兩位大美女的教練一起出現在我的麵前時,我就知道自己的苦日子永遠都是才剛開始而已。沒有最苦的修行,隻有更苦逼的學生啊!當修行上升到氣階段,當然不是動手動腳,勝出了這麼簡單。還要麵對現實與夢想之間的差距,還要學會抵製種種誘惑。就比如現在的我,可不能被兩位美女教練的美色欺騙了,否則等著我的可不隻是皮肉之苦,還會是噩夢的根源啦!我可不敢相信,當安潔麗那丫頭情緒暴走,我會過著多麼淒慘的日子。

第五節課開始了,課名就叫情和愛之間的定力。大家可別想歪啦,以為是烏莎吉和伊娃托麗兩位前輩色誘我辛克斯犯錯。真正的定力是無所不在的,不僅僅限於女色。

古人曾提出戒、定、慧三學,戒即為戒律,定即為禪定,慧即為智慧,定又為其中的精髓所在。廣義上的定不單指禪定,定學的修持意在培養修行者的定力。有定力的人,正念堅固,如淨水無波,不隨物流、不為境轉。行事光明磊落,心胸坦蕩無私。有定力的人心地清淨,如如不動,不被假象所迷惑,不為名利而心動。定學修持到一定程度,自然便可開慧。由此可見,修行者的定力如何,對其能否修成正果是至關重要。

定力的重要性,是修行者在實踐中悟得。修行心法,得成正果,要靠定力。世人學成一門技藝、成就一項事業,也離不開定力。學文者要靠定力,有定力者方可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挫折,有定力者方可博覽群書,潛心著述,有所成就。而無定力者,便會為浮名近利所誘惑,被本能欲望所驅使。心神旁鶩,意不在學,或半途而廢,或止於小成。習武者要靠定力,有過人之定力,方可練就一身高超武藝。有定力者方可麵對強敵能從容鎮靜,臨危不亂、後發製人。而無定力者,便吃不得苦也耐不得勞,隻能練出一身花拳繡腿。臨陣對敵,慌亂接招,未戰而心先敗。

而定力與智慧的關係,有人曾說善於知識,以定慧為本。大眾一時迷亂而無所適從,說定和慧之間有區別。然而定慧是一體,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定之時則慧在定。要想知道其中的奧妙,必須定慧一起來。不要說什麼先鍛煉定力後啟發智慧,或者是先啟發智慧後鍛煉定力。持有者有意見的人,一定心不在焉。這些人滿嘴大話,心中空洞,空有定慧之論,實為定慧不一定會有。若信口一致,做人表裏如一,定慧自然會有。自己悟出修行,不在於討論。若討論先後,那就和他們一樣了。不評論誰勝誰負,以此取長補短,增強自己的實力。

善於分辨是是非非,定和慧誰先誰後又怎樣呢?這就像燈光一樣,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的本體,光是燈的妙用。雖然有不同的名稱,但卻同心同體,所以定和慧也就這點區別罷了。

當然定慧並非單指參禪打坐,如果一個人的定慧還有一個特定的時間或特定的形式,那就是謬論。不論何處心是一體,本性為真,定慧無別。境界的高低,塵世的是非,人心的善惡,本無差別。定是心,與客觀事物、環境動亂毫無相幹;慧是根,雖然表現形式千差萬別、錯綜複雜,但卻不失其真。

定慧是自然自在而不動心,不是可以想方設法換來的。同於塵俗,不露其鋒芒,與世無爭、順其自然便好。大到人生社會小到個人,沒有不是這樣。之所以修行者要離開社會和家庭,到深山老林這樣清淨的地方修行,就是為了保持和追尋真實的自我。幼兒之心,天真活潑;混沌之心,不參禪不打坐也是一門學問。

定慧是平常心而發,定是心不被物轉,慧是人性本能的妙用。在客觀環境、是非動亂之中,定慧不失不變。一生一世如此,滾滾紅塵也是如此。定不失慧,慧不失定,心平自然,本無定慧。定念心動,慧念心生,心念來去自由,是非平等,何生定慧?自心如如不動,不就是定慧麼?什麼在家什麼修行,這一切都是如夢幻一般的泡影啊!

而我就是要在如夢幻一般的泡影中尋找自我,尋找真實的自己呀!定力就是一門必修課,做到了才會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然後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們經常犯錯,但可以悔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這樣的國家遲早會滅亡。然後我們才會知道,什麼叫做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