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沒有理會懷中激動的許紫煙,而是看向了祭壇上身穿龍袍的周王李顯。
“宣讀禪位詔書。”
隨著太監尖銳的嗓音響起,一名大臣捧著聖旨走向了祭壇。
“感覺也不是很有趣的樣子,都沒有去聽小曲有意思,雖然確實挺刺激的。”
李白懷中的許紫煙看了一會便感覺到了吧無趣,李白聽到了許紫煙嘟囔的聲音微微笑了笑。
“好戲才剛要開始,這隻是開場而已。”李白一邊說著一邊駕馭劍光繞到了太極宮後方,順著後方的宮門來到了太極宮的房梁上。
“好戲要到這裏才開演呢,應該會很有趣的。”
李白控製著青蓮劍環繞自己一圈,而後順著右手衣袖纏繞在了李白的右臂上,重新化為一朵青色蓮花印記。
隨著李白緊了緊懷中的許紫煙,朝堂門口的文武百官在新任大唐皇帝李顯與太後武曌的帶領下緩緩進入太極宮內。
“新皇初登大寶,尚且不熟悉國事,臣來俊,懇請太後臨朝聽政。”
“臣索元禮,附議,國事為重,還請太後臨朝聽政。”
“臣周興,附議,還望太後以社稷為重,臨朝聽政。”
見到三位朝臣情願李顯微微皺起了眉頭,視線下意識的看向了一旁的武曌。
“既然已經是新皇親政,那麼太後自然是退居後宮,臣王元慶還請陛下三思。”
“太後臨朝聽政,自古有之,諸位大臣不必多言。”
見到武曌麵無表情,李顯微微定下心神,剛剛想要同意太後退居後宮便感覺到身後一到冰冷的視線不知從何處傳來。
無奈之下李顯隻能依靠武曌,駁回了王元慶誘人的提議。
武曌扭過頭看了看一旁的李顯微微搖了搖頭歎了口氣。
“既然陛下覺得可以,那便如此吧,隻是陛下還請不要後悔才好。”
聽到武曌的話李顯明顯渾身一陣顫抖,身上微微有冷汗留了出來。
“既然太後都如此覺得,那麼此事不必再議。”
李顯微微擦了擦袖中手心的冷汗強自鎮定下來。
“自今日起改國號為長安,今日便為長安元年,擬旨下去大赦天下。”
隨著李顯說完,滿朝文武均彎腰領旨謝恩。
“啟稟聖上,擊退突厥的長城守衛軍,不知陛下準備如何嘉獎?”領旨之後當朝宰相許敬忠便走出朝列低頭行禮。
李顯微微皺了皺眉便扭過頭看向了武曌。
見到李顯看向自己,武曌的麵色更加難看,卻也隻能微微沉思。
“雖然是擊退了突厥的將士,卻也要按照軍功晉升,不過既然是有功之臣便每人賞賜百兩紋銀,加雙倍餉銀。”
“臣遵旨。”聽到武曌的話許圉師低著頭走出了朝列。
見到自己父親出列許紫煙微微探出頭看了一眼,然而卻正好同狄仁傑對視在了一起,需要許紫煙剛想驚呼便被李白捂住了嘴。
“我就是來偷聽,你奈我何?”李白看著狄仁傑沒有說話,隻是做了個口型。
狄仁傑見到李白在房梁上,顧及的看了看滿朝文武隻能放棄動手轉過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