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青州城外的難民(2 / 2)

第一,李飛大致在城外方圓五十裏轉了一圈,發現因為聚集在青州城外一帶的難民實在太多了,幾乎把城外能吃的東西都吃幹淨了,開始有一些體弱的難民被餓死,或者因為吃了一下有毒的野草,樹皮等,活活難受死。

這還隻是九月份呢,要到了冬,不吃的,禦寒的衣物也沒有,恐怕這十幾萬難民能活下來的有一半就不錯了。

為什麼曆史上每一場大的戰亂都會倒是人口數百萬,上千萬的銳減,甚至直接折損十之七八。

東漢末年,有近六千萬人口,但經曆了黃巢之亂,董卓之亂,以及各路軍閥混戰,到了三國時期,卻僅剩一千四百多萬人口了,損失四千多萬。

隋朝隋煬帝時期也有近六千萬人口,但經曆改朝換代的戰亂,到了大唐一統下的時候,也僅剩兩千萬上下,損失過半。

李飛記得,曆史上經曆了七年安史之亂後,大唐也僅剩四千萬人口,七年損失兩千多萬人口。

其實,每一場戰亂,真正死在戰場上的士兵遠遠少於被餓死的百姓。

真正原因在於糧食的減產!

比如河東,河北,關中,以及黃河兩岸等地接亂不斷的戰亂,擄掠,處於這裏區域的百姓根本無法安心種植糧食,也不會有人種植,因為就算你種植了,可能糧食成熟的時候,卻也會被亂兵擄掠,或者餓急的其他百姓偷盜搶奪等等,你也收不到一粒糧食。

這也是為什麼,遇到戰亂,百姓總是會逃亡的根本原因,沒有安寧的種植糧食的環境,種了也白搭,還不如不種。

少了河東,河北,關中,黃河兩岸等大麵積的糧食種植區,原本每年能產出足以養六千多萬人口的糧食,現在因為戰亂百姓逃亡而一下子銳減。

另外,逃亡的百姓也一路逃一路破壞沒有經曆戰亂的地方的百姓種植的糧食,害得這些百姓也收獲不到自己種植的糧食,畢竟糧食苗也是可以吃的,至少比樹皮野草什麼的‘美味’,這又進一步降低的糧食的產量,自然養不了曾經那麼的人口,沒有足夠的糧食,必然要有一部分百姓會被餓死。

單看青州城外的十幾萬難民,雖有青州城河南道諸將自私冷血的緣故,可是其中未必沒有許多無奈,畢竟青州城儲存的糧食也有限,而且青州城外方圓幾十裏的莊稼,基本也被這些逃來的難民‘破壞’光了,青州城也不過靠以前的存貨,以及從其他地方運來的糧食撐著呢,救濟了難民,那麼青州城自己的百姓呢?諸將麾下的軍隊呢?難道陪著難民們一起餓死?

不是誰都有李飛的‘未卜先知’,事先在安東都護府囤積了大量的糧食。

李飛在安祿山造反之前,所賺到的錢,全部都換成了糧食,除了李飛自己,誰也不知道李飛到底在安東都護府囤積了多少糧食。

除了積累的糧食,這幾年,安東都護府在杜甫的主持下,也用水泥大量興修水利,開墾荒田,可以安東都護府那點人口,早就種植不完安東都護府現在開墾出來的田地了。

李飛需要人口,他也養得起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