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玉兔姑娘再度穿越(1 / 2)

在樂毅一生中最主要的軍事實踐活動,就是統帥燕、韓、秦、趙、魏五國聯軍攻破齊國,大獲全勝。

這場戰爭,史稱五國代齊之役。樂毅的卓越軍事天才在這些戰役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其最大的特色是,總攬全局,牢牢把握戰爭主動權,綜合分析敵我雙方的基本情況,製定適宜的戰略決策和作戰指導方針,並根據戰場情勢的變化,隨時調整自己的戰略戰術。

在他的戎馬生涯中,他以足智多謀,隨機應變而聞名於世,對他恨之入骨的敵人就當然不在少數。

當時,齊國大勢擴張,窮兵黷武,在軍事上雖暫時取得滅宋的勝利,但卻激化了齊國的內部矛盾,同時也引起其他諸侯國的不滿和戒懼。

齊國的失敗已顯露端倪。

樂毅針對這一情況,及時向燕昭王分析了齊燕雙方的戰略態勢,提出了變弱為強,進而戰勝齊國的策略方針,即爭取與國,聯合諸侯共同進兵,“舉天下而圖之”。

燕昭王采納其議,積極開展“伐交”活動,並取得了預期的理想效果,很快形成了聯合攻齊的格局。

不僅趙、韓、魏答應出兵,連秦國也抱著弱齊圖霸的目的參與進來。

這樣,齊國不僅在政治上陷入孤立,在軍事上也完全處於劣勢地位。

樂毅見伐齊時機基本成熟,就在獲得燕昭王授權的情況下,當機立斷發起攻齊之役。

公元前284年,樂毅與趙、秦、魏、韓等國約期會師。他以燕上將軍職,佩趙國相印,統帥五國聯軍浩浩蕩蕩向齊地挺進。

樂毅深知奪取初戰勝利對於主宰戰爭全局的意義,立足於先發製人,予敵以出其不意的打擊。

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樂毅指揮五國聯軍及時發起濟西之戰,在濟水之西一舉擊破齊將觸子率領的齊軍主力。

濟西之戰勝利後,樂毅鑒於當時齊軍主力已被消滅,難以組織起有效抵抗的實際情況,果斷遣返秦、韓兩國的軍隊,並讓魏軍去攻取宋國的故地,讓趙軍去攻占河間,免得諸國繼續分享伐齊的勝利果實。

爾後,他針對齊國兵力空虛,主力被殲後的恐懼心理,指揮燕軍主力長驅直入,直搗齊國國都臨淄,再次體現了審時度勢、應變如神的軍事才能。

樂毅的這一戰略部署,曾遭到謀士劇辛的反對。

劇辛認為,齊國大,燕國小,燕軍應該乘勢攻取齊國邊邑以壯大發展自己,作長久之計,而不宜舉兵深入,進行冒險。樂毅則認為,燕軍必須乘勝前進,攻占齊都,否則便會貽誤戰機,葬送勝利。

於是他拒絕了劇辛的意見。

指揮燕軍實施戰略追擊,攻克臨淄。

摧毀了齊軍的指揮中樞。攻克臨淄後,樂毅根據戰局的發展,進一步製定了征服齊國的作戰計劃。

具體措施是,及時兵分五路攻取,平定整個齊地。

其中左軍東渡膠水,克膠東、東萊;右軍沿黃河和濟水,向西克阿城、鄄城;前軍沿泰山東麓直到黃海,取琅;

後軍沿著臨淄東北的海岸,占領千乘;中軍則鎮守齊都臨淄,策應各路。

五路大軍的行動進展順利,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裏,連攻下齊國七十多座城市,使齊國幾乎瀕臨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