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1 / 1)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之文學,也有一個時代之文學研究。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無論是在文學觀念上還是在文學研究的方法上,都有了跨越式的發展。它擺脫了過去那種呆板的近乎一成不變的研究模式,開始呈現出一種活潑的生機來。比如用統計學的方法研究同類型文體遣詞造句的規律,用人類學方法研究古代神話,用文化學方法考察文學的演進規律及其文化心理結構,等等。僅就詞的研究而言,也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局麵,各種新的研究視角不斷出現,帶給人們清新的氣息和富有創新的見解。謝珊珊女士的這一部著作《休閑文化與唐宋詞》正是在這樣的文學研究的大環境下完成的,她的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都是嶄新的。

此書首先從理論上理清了“休閑”的價值及其意義,並從曆史與文化角度考察了唐宋尤其是宋代“休閑”以及休閑文學的由來與發展。休閑的形成,首先要有物質上的支撐,此書從唐宋時社會物質條件的豐富、城市集群的形成、市民階層的出現、商業文化的形成以及商業價值觀的被認同、官員俸祿的豐厚等方麵進行了透徹的剖析,揭示了休閑形成的物質基礎。其次,休閑要有時間上的保證,這體現在唐宋以來官員“休沐”製度的完善。再次,休閑要有文化上的雅閑,這得益於寬鬆自由的社會政治環境以及深刻的社會心理的改變與引導,即對詞體的社會功能的認同。因為詞最初就是應酒色而誕生的,也可以說佐歡助興是詞創作與傳播的最初目的。此書在上述方麵都作了深入的分析,使我們對詞這一文體的休閑特征及其形成的文化原因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還在於作者對詞由“豔情”到“閑情”再到“性情”的深刻挖掘與剖析,尤其是作者從哲學與人生的角度對“閑情”的論釋,更是令人耳目一新。作者指出:“由‘豔情’而‘閑情’,是宋代士大夫文人身份的第一次確認。從代言體的女性到主體化的男性,不僅轉變了唐宋詞的抒情主體,還開拓了唐宋詞的抒情領域。從綺思豔情到閑情逸趣,提升了唐宋詞的抒情品格,深化了唐宋詞抒情的特色。豔情表男女相悅,閑情則發生命感觸。閑情乃是一種以生命感觸為根底、以哀愁孤寂為核心內容、以輕靈惝恍為典型形態的情感狀態。”這樣的見解是非常深刻的。

作者還從詞的創作觀念的演變以及創作實踐方麵,進一步揭示了休閑文化與唐宋詞的關係,並進而從審美心態分析入手,進一步分析了唐宋詞人“以閑為美”觀念的建立與深入人心。此外,作者又從歌伎是詞傳播的中介方麵研究了歌伎在休閑文學發展中的作用,這從另一側麵揭示了唐宋詞在傳播過程中就已具備的休閑性質與功能,從而強化了此書的主旨。

謝珊珊女士是從事新聞傳播學教學與研究的高校教師,這對她從文化與傳播角度去研究休閑文化與唐宋詞很有助益,觀念新穎、視野開闊,成為她此書的一大特色。另外,由於受到她父親(在江西一所高校從事文藝理論教學與研究工作)的影響,她的研究具備較強烈的理論意識,具有理性思辨的分析也成為她此書的鮮明特色。當然,此書的初稿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有的觀點和語句在不同章節中有重複出現的現象,有的章節也需要進一步思考後加以適當調整。我相信在經過修改後書稿將進一步完善。

立秋剛過,暑熱未退,南國又迎來一個豐收的季節。謝珊珊女士將她的研究成果首次呈給我審閱並誠懇請我為她的書寫幾句,恭敬不如從命,何況閱讀後又使我學到不少新知識,何樂而不為?故趁尚未開學之際,趕緊閱讀並寫上以上文字,作為我閱讀的心得,敬請作者與讀者指正。

是為序。

蔣述卓

二○一○年九月一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