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柸?徽? 以親王之名,什麼都不想寫(2 / 2)

雖然是借鑒,不過親王號全長隻有150米,寬24米,常備水下吃水深度6米,排水量11000噸,由於是艾拉自己操控,使用的是魔晶蒸汽動力係統,不存在滿載一說,如果實在要說一個滿載數字,那就12000噸好了,編製艦員1人。該艦裝備了4座雙聯裝200毫米炮塔,8門魔晶動力的200毫米主炮都是艾拉自己製造的,因為這個世界有五大帝國,可惜圖·拉瓦亞帝國是裏邊最弱的一個,人家的海軍都已經完成全鐵甲艦換裝了,圖·拉瓦亞帝國依然還有大量的鐵皮艦隊(木製包鐵皮)在海上漂著。

原本學院提供的220毫米主炮,采用的是魔晶粉末爆發加風係附魔約束複合式炮彈推進係統。從實際測試效果來看,能趕上二戰德國基於二乙二醇發展出來的雙基裝藥水準了,當然,缺點也不少,最主要的,就是魔晶粉末殘渣的問題,這種裝藥對炮管的腐蝕很厲害。雖然魔晶粉其本身並不和炮管發生反應,但是其劇烈爆發時會產生極高的溫度,魔晶會在此時發生快速溶結現象,而戰時為了保證發射速度,要快速清理炮膛必須使用特製清洗液,清洗液每使用一次都會對炮膛造成腐蝕,一般五十炮左右,一根炮管就報廢了。當然,如果不管命中率,或者戰場上打得正嗨,打個兩三百炮也不是問題。

艾拉新製造的200毫米主炮倍徑達到了60倍,光是身管長度就足有12米,炮身全重23400千克,穿甲彈125千克,奧爆彈111千克,發射係統3420千克。為了解決炮管壽命太短的問題,在裝藥方麵,艾拉放棄了魔晶粉爆發這種類似火藥爆炸的推進方式,改用壓縮空間爆發附魔係統來作為推進力,雖然無論從能耗還是價格來說,都比魔晶粉爆發貴了十幾倍,不過她又不是帝國後勤部門,幹嘛去考慮成本問題,再說了,特機什麼時候在乎成本了?先解決有和沒有的問題再說吧。

炮塔全重181噸,火炮仰角-5~45度,炮塔回旋左右各150度,采用前二後二背負式設計,炮塔間隔一米,最高射速5發/分鍾,穿甲彈炮口初速度960米/秒,最大射程35000米,奧爆彈炮口初速度940米/秒,最大射程32000米。

基於戰艦要能夠扛下同型戰艦主炮之射擊的設計思路,紮拉級設計之初,意大利正麵臨嚴峻的國際環境,本身紮拉級的設計在防護上就十分的優秀,再加上艾拉的修改,尤其是放棄直升機甲板,縮短艦身長度減少防護帶麵積等措施,親王號理論上可以輕鬆抗下220毫米以內的主炮。

再說說航速,由於加寬了艦體,雖然對這個世界原始的魔晶蒸汽輪機做出了不少的改進,但航速隻有60公裏,尤其是作為推進動力核心之一的螺旋槳,受限於這個世界的工業水平,連原本的紮拉級都不如。

當然,其實原本的紮拉級已經十分優秀了,意呆利雖然麵,但意呆利的船可一直不錯,如果換一換水手,麵對的也不是歐洲的那些怪物,而是例如此時同樣在港口裏漂泊的帝國海軍,艾拉隻想說,“嗬嗬……”

帝國第八艦隊旗艦,圖隆級一等裝甲艦,全長112米,寬19.6米,裝備前後各一座雙聯裝220毫米炮塔,10門150毫米廊橋式單裝側舷副炮,16門80毫米單裝廊橋式側舷副炮,以及8門50毫米單裝艦首尾廊橋式副炮。滿載排水量13000噸,最高航速30公裏。

雖然這艘艦的出現令艾拉有點意外,沒想到居然比她自以為還不錯的定遠都要強上不少!不過,嗯……在親王號麵前依然不堪一擊,不過這多炮塔神教的果然是宇宙級神教啊,這科技樹都不一樣的世界,居然還能見到多炮塔神教的產物!你別看炮的總數不算多,但是從外觀看,這家夥簡直就是一隻刺蝟!全身38門炮,雖然和某些全身上百門的無法比,可噸位差在這裏呢!艾拉的親王號副炮僅12門100毫米雙聯裝速射炮而已,全身加起來才20門炮,而且都是雙聯裝,看起來完全沒有眼前這艘幾乎全單裝的刺蝟讓人覺得紮眼!

艾拉不禁在想,自己會不會在海上見到真正的多炮塔神物,例如例如排水十幾萬噸,上麵密布幾百個炮塔什麼的……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