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聽君安之言,等到下平定之後,義似乎隻能登基稱帝了。隻是,就算如此,義又為何要接受君安的提議呢?”李義搖頭輕笑道,卻是完全沒有否認張寧剛才的那番話。事實上,他也否認不了。
所以李義卻也不打算再假裝什麼,直接再次道,“如今貴軍戰敗隻是時間問題,到時候義依然能夠占據雍涼,南平益州,雄踞關中進而稱雄下!屆時,義再接受劉姓皇帝的禪讓而稱帝建立新朝,名正言順,四海臣服,豈不美哉?”
這番話的時候,李義的語氣帶著一種下舍我其誰的霸氣,看得張寧也不禁有些失神,忍不住為之傾倒。
不過,張寧畢竟不是什麼花癡,轉瞬間她就恢複了過來,“子康既然已經明白,又為何不同意寧的提議呢?難道隻為了一句名正言順嗎?就算名不正言不順,但現如今關東袁本初等人尚在互相爭鬥,如果子康得了太平軍數十萬將士,哪怕不能立刻橫掃下,最多也隻需要十年就可以結束亂世!讓下萬民重新安居樂業!”
隻是對此,李義顯然是不怎麼讚同,“君安此言差矣,如果接受了太平國的皇帝,雖然看似統一下的道路會更加平順,但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義又與謀朝篡位的逆賊有什麼區別呢?屆時關東群雄完全可以聯合起來,而領內的官吏、百姓,在這種情況下還會忠於義嗎?”
到此,李義看著張寧長歎道,“君安身為張角之女,想來也應該知道令尊為什麼會失敗。而且,從昔日掌控朝廷,到如今這個局麵,君安也不可能不知道緣由……”
“那不一樣!”張寧看著李義大聲反駁道,“不錯!太平道會敗,是因為沒有得到世家的支持!如今落入這般局麵,也同樣是因為沒有世家支持!但究其原因,不過隻是沒有大量的人才輔佐!但子康有大道學院!根本不需要擔心那些世家!而且你的那些政令,又有哪些是世家願意看到的?現在不過隻是因為子康的領地沒有太多強大的世家,但如果出兵關東,那些世家一定不可能那麼容易屈服的!”
“但隻要擁有大義和足夠的實力,他們就不得不屈服於義!”李義直視著張寧沉聲道,“但如果同意了君安的提議,那義就失去了大義,甚至以往辛苦建立的聲譽也會毀於一旦。雖然實力看似有所提升,但實際上卻失去的那些,根本不是這數十萬將士能夠比擬的。”
到這裏,李義拿起酒壺為張寧和自己斟滿,隨後舉起酒杯歎道,“義所言,相信君安肯定明白,所以義也不再多言。這一杯,義敬君安,雖然道不同不相為謀,但君安以女子之身,能夠一路走到今,義不及也!”完,李義就一口將杯中之酒飲進。
“唉……雖然早就知道子康不會同意,但……”張寧聞言歎道,話到一半卻是不下去了,一仰頭,一口飲盡杯中之酒,隨後再次為自己斟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