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2:招攬(2 / 3)

“文厚過謙了~文厚為了親人而放棄仕途之舉,備可是非常欽佩的。”劉備聞言笑道。

聞言,諸葛玄自然是連道不敢當,不過這番話還是讓他那有些緊張的心情稍微放鬆了下來。不多時,就在劉備的主動示好下,與其攀談了起來。

起來,在這個時代士子文人交流之時,總是喜歡高談闊論下局勢或者評價名人軼事。通過這種行為,他們不但能夠擴寬自己的眼界,還能夠得知對方的水平。就好像如今這般,從諸葛玄對下大勢的種種看法,劉備就能夠大致知道對方的能力。

好半響後,劉備忽然舉杯笑道,“文厚一路行來,感覺青州比之徐州如何啊?”

“回使君,青州給在下最大的感覺就是安定。如今下各地紛亂不安,尤其是關東這邊更是混亂不堪。雖然早就聽在劉使君的治理下,青州已經成為關東難得的安穩之地,但親自看到,還是有些難以相信。”諸葛玄聞言連聲讚道。

他這番話倒不是有意恭維,因為青州確實在劉備的治理下,成為了關東不多的安定之所。因為自從劉備將青州的黃巾賊徹底打敗後,青州領內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什麼戰事。哪怕昔日與袁紹為敵時遭到了袁紹的進攻,也不過隻是邊境的幾座城池罷了。

再加上劉備勤修內政,更是頒布了許多利民的政令,讓百姓能夠更好的安居樂業,導致冀州、徐州、兗州不少想要躲避戰禍的百姓紛紛逃難至此。

甚至可以,如今整個關東地區,除了李義的治下外,青州就是唯一的樂土了。

聽到諸葛玄的話,劉備頓時感歎道,“備幸得朝廷看重,委以青州牧之位。隻是備才疏學淺,許多時候,都是深感力不從心啊。”

“使君過謙了,使君賢德之名,雖然在下身處徐州,卻也是經常聽聞。”諸葛玄聞言恭聲道,語氣很是誠懇。

聞言,劉備輕笑一聲,再次與諸葛玄對飲起來,又過了不知多久,劉備再次開口問道,“不知文厚此行準備去往何處啊?如果可以,不知能否留下來助備一臂之力?以文厚之才,定然可以造福一方百姓……”

“這……”聞言,諸葛玄頓時猶豫起來。

這一番對談下來,加上之前所看到的景象,讓他對於劉備很有好感。而且劉備身為青州牧,又是皇親,如此禮賢下士的姿態,不動心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隻是……

諸葛玄猶豫著,眼神撇向了一旁的諸葛亮。見狀,劉備頓時笑道,“文厚可是有什麼顧慮?可直言無妨。”

“不瞞使君,此次玄之所以攜家人北上,一方麵是想要躲避戰禍,另一方麵,確實想要前往河南尹。”諸葛玄聞言恭聲道。

“哦?可是為了他們?”劉備聞言,想到剛才諸葛玄的舉動,心思一動,隨即笑著問道。

“正是。”諸葛玄恭聲應道,“他們兩人大的名瑾,的名亮,均是亡兄之子。二人從就聰慧過人,尤其是阿亮,更是賦卓絕。所以玄打算前往河南尹,看看能不能讓他們進入大道學院讀書。”

“原來如此,大道學院內擁有鄭公等大儒,確實是下所有想要求學之人所向往的地方。”劉備聞言點了點頭應道,同時心中冒出了一絲無奈。

大道學院,經過這些年的運轉,名聲早已經傳遍了下。無數勢力都在研究、模仿,可惜均無法達到大道學院那種程度。一方麵,是因為其他勢力均是有許多大世家,利益錯綜複雜,很難像大道學院那般隻是單純為了培育人才。這種情況下,就算那些世家願意教,劉備也未必敢讓他們教。

而如果不讓世家的人教,而從寒門甚至是百姓中選擇呢?這些人中自然也有能人,但這些人大多都已經出仕,又怎麼可能放棄地位跑去教書呢?當然,也有不少人並不在意仕途,但這些人基本都是處於隱居狀態,雖然平時也會做一些教導百姓們的事情,但讓他們真的去教書?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