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不爽的袁術(1 / 2)

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無名,事故不成。

從古至今曆朝曆代,不管是起義的叛軍還是挑起各種爭鬥的梟雄,在他們出兵攻打其他勢力的時候,一定會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就算沒有,也得找一個能夠得過去的理由。而之所以如此,就是為了通過這一行為,來讓自己處於得利的一方。

比如昔日武王伐紂,嚴格來武王姬發的行為完全是屬於造反,但他卻通過羅列紂王的各種罪名,讓自己搖身一變成為了正義的一方,借此獲得了大量的諸侯乃至百姓的支持。

再比如那位喊出流傳千古的名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陳勝、吳廣,聽起來似乎很燃,但實際上他們起義之時,打的旗號卻是已死的公子扶蘇以及楚將項燕之名,喊得口號也是複興楚國。

通過大義讓自己獲得百姓的支持,那麼在出兵的時候,就可以減少很多的麻煩,而且百姓也會踴躍參加進而得到大量的士兵。甚至於如果旗幟足夠大,還可以讓其他勢力加入或者最少也能夠保持中立。就好像之前袁紹討伐董卓,就得到了大量的勢力支持,而其他勢力就算不參加,也隻是默默的旁觀。

當然,除了這些看得到的實惠之外,還有一些比較隱晦的好處,比如……名聲。

名聲看不到摸不到,但在這個時代卻是所有有誌之士都想要緊緊抓住的東西。因為如果沒有了名聲,那麼想成就大事將千難萬難。名聲好,百姓紛紛依附,賢才接連投靠。而名聲不好者,很容易就會出現眾叛親離的情況。

畢竟,不管是如今這個僅憑道聽途了解信息的時代,還是後世那一網觀下的時代,懂得用眼睛去看,用腦子去思考的智者終究還是少數。絕大部分的人,不過隻是人雲亦雲的跟風者罷了。

所以哪怕再怎麼不甘心,如果沒有適當的理由,別是進攻朝廷治下領地這種形同造反的事情,哪怕是進攻其他勢力,李義也是絕對不會去做的。

而在豫州平輿。

“什麼?董卓死了?!而且朝廷被那什麼馬騰給掌控了?”袁術震驚的看著楊弘,滿是不敢置信的神色。

“不錯,根據孫將軍那邊傳來的消息,馬騰已經徹底掌控了朝廷,而董卓餘部中鎮守武關的郭汜、左馮翊的段煨均已經倒向馬騰,另外鎮守弘農郡的董越也被其部將楊定斬殺,使得弘農郡陷入了混亂之中。”楊弘恭聲道。

“同時,李義麾下鎮守河東的呂布、鎮守河內的童飛分別出兵河東郡南部和函穀關,具體結果尚未得知,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恐怕那些董卓餘孽很難抵擋……”閻象隨後開口道。

“那文台呢?文台為什麼沒有立刻出兵武關?!”袁術憤怒的質問道。

“這……”兩人對視了一眼,隨後楊弘有些無奈的道,“主公,那郭汜投降太快,孫將軍得到消息時,其就已經投降了馬騰。這種情況下,孫將軍實在不敢出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