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自然不可能殺劉虞,畢竟奪權就已經是非常冒險的事情了,一旦被發現,他公孫瓚必將成為眾矢之的,更別把劉虞殺了。
畢竟,他公孫瓚可不是袁紹,沒有袁氏那麼高的聲望以及眾多門生故吏的幫助。甚至於,劉虞依然還是照常處理著州郡事務,隻不過公孫紀作為他的副手,名為輔佐實為監視。同時,劉虞府邸中的侍衛也均被換上了公孫瓚的人,妻兒更是時刻處於公孫瓚的監視之中。
而田疇等人,在劉虞的勸下,以及家人被公孫瓚囚禁的事實下,最終也選擇了臣服。當然,究竟是真的臣服還是打算暫時隱忍,就不得而知了。
隨後,公孫瓚以劉虞之名,表自己為前將軍,大肆分封自己的麾下,公孫越為河間郡郡守,公孫範為涿郡郡守,單經為漁陽郡郡守……而他自己,也拿了一個廣陽郡郡守的職位。顯然,公孫瓚是希望以此來徹底掌控諸郡,以免在其與袁紹作戰的時候後院起火。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公孫瓚反而並沒有大肆募集部隊進攻冀州。或許他也明白如果做出如此與劉虞執政時不符的事情,定然會惹來他人的懷疑。
而在另外一邊,為了加強對青州的攻勢,袁紹不斷從渤海郡征募部隊以支援樂陵,雖然沒有公孫瓚那麼誇張,但如此勞民傷財,卻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
“主公,屬下以為,如今之事全是因那公孫瓚而起,如果主公集中力量反攻那公孫瓚,定然可以輕鬆擊敗那公孫瓚。到時主公再派遣一名能會道之人出使幽州,和劉幽州解釋清關於冀州的誤會,屬下覺得劉幽州定然會答應同主公議和。而隻要劉幽州與主公議和,那麼劉青州與李並州也定然不會繼續與主公為敵。”荀彧恭聲道。
聞言,袁紹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不過卻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在沉思片刻後,才搖了搖頭道,“文若之法雖然不錯,但如果我軍轉攻公孫瓚,青州這邊又如何抵擋?那劉備與公孫瓚乃是同窗好友,想必不會輕易罷戰。”
頓了頓,袁紹又再次道,“況且我軍在樂陵城下損失了無數將士,又豈是退就能退的?”
聞言,荀彧還想在些什麼,卻見那袁紹擺了擺手,目光閃爍的道,“文若之意我明白,不過之前討伐董賊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大家都各懷疑心。所以我認為,如果不能強大自身,討伐董賊匡扶漢室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聽到袁紹的話,荀彧張了張嘴似乎想要再些什麼,可最終還是沒有出口。歎息一聲,荀彧拱了拱手直接轉頭離去了。
不多時,荀衍走入帳內,麵色有些無奈的對袁紹恭聲道,“主公,文若托屬下向主公請辭。”
聞言,袁紹的臉上並沒有露出意外的神色,隻是搖了搖頭歎道,“人各有誌,卻也強求不得。”
“多謝主公成全。”荀諶聞言感激的道。
是的,荀彧離開了,因為他看出來了,袁紹之所以不同意他的提議,完全是因為他想要趁機占領青州!如果與劉備議和,那他又哪裏有理由拿下青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