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晉陽。
普通的酒館之中,一名男子一邊酌一邊注視著街道上來來往往的百姓們,正是從長安逃出來的劉和。
自從他離開長安後,就一路向並州進發,讓他欣慰的是,雖然董卓對於並州方向的監視很嚴密,但因為大量的流民、難民試圖逃亡,給了劉和離開董卓地盤的大好機會。畢竟就算董卓再怎麼下嚴令,那些想要逃難的百姓總是能夠逃離的。而且,董卓的那些麾下將兵們,對於這種事情也很難去製止。
不過就算如此,他從長安到晉陽,卻也用了月餘的時間。不單單是為了躲避盤查,更多的,卻是在進入李義的治下後,劉和主動將速度慢了下來,因為他想要仔細觀察一下李義的治下究竟有什麼不同。
之所以會產生這個想法,是因為他發現許多從董卓治下領地向外逃難的百姓,大多都選擇了李義那邊。這讓劉和很是不解,因為在他看來,哪怕李義如今占據了河東北部與河內郡,但絕大部分治下地區,或者能夠容納那些流民的地區,隻會是貧瘠窮困、充滿胡蠻的並州。
原本,劉和想到的理由是並州沒有戰爭,哪怕是昔日匈奴謀反以及白波作亂,也被李義將戰爭控製在了很的程度,絕大部分的地區比如雁門等地的百姓,可謂是一直生活在和平之中。
而在進入李義的治地後,他感受到了與三輔那邊的人心惶惶完全不同的氣氛。安定祥和,這是劉和最大的體會。這種在以前很常見的東西,如今卻早已經成為了許多百姓向往卻難以得到的事物。但在李義的治下,劉和確確實實的感受到了。
尤其,越往並州靠近,這種感覺就越發強烈,似乎這裏和其他州郡處於不同的世界一般。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李義卻營造了這樣的氛圍。靠的是什麼?劉和猜想是李義的實力、聲望以及執行的政令。
“或許,那李子康是可以相信的忠臣……”劉和看著街道上熙來攘往的百姓們心中暗想著。
雖然劉協告訴劉和如今除了劉氏宗親之外已經不能相信任何人,但劉和卻明白,如果不借助這些地方勢力的力量,僅憑劉氏宗親想要匡扶漢室,根本是癡人夢。
畢竟,除了自己的父君幽州劉虞,以及青州的劉備、荊州的劉表和益州的劉焉,又有那個劉氏宗親擁有擊敗董卓的實力呢?而且……這些人真的願意幫劉協嗎?
自家父君自然是願意的,但其他人呢?劉和不敢保證。所以他非常希望能夠拉攏其他勢力,因為隻有拉攏到的勢力越多,那些牆頭草才會跟著加入。
想了想,劉和離開了酒館,向無雙府緩緩走去。
“嗯?侍中劉和劉忠安?聖上派來的人?不是董卓?!”李義震驚的看著郭嘉,似乎有些難以相信。不過在驚訝之後,李義還是飛快的道,“不管是與不是,先將他請過來吧。”
“諾!”
郭嘉應了一聲,連忙將劉和請了進來,施禮過後,劉和就主動獻上了證明身份的東西,卻是一塊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