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0:工部雛形(2 / 2)

這個馬明,就是在看到李義的招賢告示後趕來的匠人之一。在考核了一番他的技藝後,李義直接任命他為工部司馬,統領麾下的眾多匠人,為其開發各種器械和武器。

嗯?聽起來和以往匠人們的待遇差不多?好吧,雖然聽起來一樣,但實際上卻完全不同,因為李義不但給了他們和普通官吏同樣的地位和俸祿,而且還給予了他們從未有過的自由和尊重。

比如李義除了下達的任務之外,並不會繼續讓他們執行別的任務,而是任由他們自行研究自己喜歡的東西,如果成功並且李義也覺得很好,還會給予他們相應的獎勵。

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流水線作業的出現,讓這些匠人們每隻需要做兩件事情,研究和授業。這對於以前在官府的壓迫下幹活,而且還隻能拿一點點的俸祿,甚至還要被監視的待遇比起來,簡直就是做夢都不敢想象的生活。

所以李義甚至都不需要去督促,這些匠人們每都會自主賣力的去研究、授業。或許,昔日戰國時期的豫讓之所以會出那句流傳千古的“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就是這麼回事吧。

這些匠人們在李義的支持下,不斷研究著各種民用、軍用的器械,不過其中有一種器械是李義最為關注的,嗯……因為這種器械是他提出來的。

樓車,在李義的描述中,是一種能夠將這種車推到城牆下,讓車內的士兵直接進入城牆。同時,還能夠讓下麵的士兵不斷從車的底層爬到頂層,且頂層是可以站人的。這種東西在李義看來,絕對是攻城的大殺器!畢竟攻城之所以難,不就是因為從城下抵達城牆上的這段道路太難走了嗎?

如果有這種器械,隻要推到城牆下,士兵們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直接衝上城牆。如此一來,攻城將成為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在李義親自畫的草圖之中,這種車的結構可以是特別的簡單,怎麼呢?就是後世建造樓房的那種木架子,隻不過能夠移動而已。

而嚴格來,一個能動的木架子在馬明等人的眼中並不難,甚至隨便一個匠人都能夠做的出來。隻是……問題的難度在於這個能動的木架子,不但得高達十幾甚至二十多步,還得能夠支撐最少數十人的體重。最重要的,是方便組裝和攜帶。

這些,可讓馬明等人很是難辦,而對此,李義卻也沒有太多的辦法。畢竟他對於這種事情可是完全不懂,哈?學校老師有教?很遺憾,前世的李義和老師真心不熟。

而除了樓車之外,在武器中加入血槽等想法也被李義一一提了出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李義可從來沒有忘記這一點。雖然因為自身的原因,許多劃時代的東西他弄不出來,畢竟李義可沒有那麼多的本錢去不斷嚐試。但有些東西,卻是隻需要知道模樣,就可以大概弄出來的,就好像騎兵三件套、流水線生產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