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麻煩的稅改(2 / 2)

隻是隨著不斷的細化、增減、商討,眾人看向李義的眼光越來越奇怪了。終於,在某一蔡邕忍不住問道,“子康,你這麼做簡直就是和世家、地主對著幹啊。雖然在並州,不管是王家還是郭家都不會也不敢反對你,但如果……”

蔡邕頓了頓,臉上浮現了猶豫之色,不過隨後還是嚴肅的看著李義道,“如果日後下大亂,而子康你又向外擴張,這種稅法定然會讓那些世家、地主站在你的對立麵!”

聞言,司馬徽等人紛紛看向了李義,而盧植則歎息著搖了搖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其實不然,雖然如此一來,越是擁有龐大的資產,需要交的稅賦就越多,但與此同時,我們減少的這些稅賦,可是讓他們減少了許多花銷,也不用想著怎麼藏人了……”李義輕笑著道。

因為人頭稅的關係,許多家大業大的世家、地主都會選擇瞞報、少報人口來減少稅賦。

“另外,我還打算招攬那些精於經商者為官,畢竟那些鹽、鐵之物總要賣,不如交給最會做買賣的人來賣。”李義看著眾人笑道。

聞言,所有人的眉頭再次皺了起來,所謂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自古以來都是非常低的。而李義的這番話,無疑為那些從商者打開的仕途的大門,也就是隻要你經商經的好,那麼你就有可能做官!雖然做的也是專門經商的官,但隻要成了官,就肯定有機會升官!

“諸位,商賈之中,也未必沒有賢才,更何況諸位難道忘記了學院的計劃嗎?”李義看到眾人的模樣頓時笑道。

“商賈自然好辦,如果真的有真才實學,我等也不會為難,隻是世家……”蔡邕依然皺著眉頭道。

“外舅,還有諸位,就這麼辦吧!那些世家,已經太強了!就好像如今的袁氏那般!”李義聞言,卻沒有再次做出什麼解釋,而是很霸道的決定道。

“這……也罷!”蔡邕聞言終於點頭同意。而蔡邕同意,其他人雖然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隻不過,依然還是得細化、修改才行。

而看著不斷商討的眾人,李義不得不感慨人才多了就是好,因為仔細看看那不斷成型的細則,如果讓李義自己去想的話,曉得要琢磨到什麼時候。而且看看一旁完全處於學生狀態的郭嘉、徐庶等人就知道了,這種事情,根本不是讀了幾年書就能夠幹得了的。

不過就算有司馬徽等人的幫忙,這份新的稅賦製度,也足足研究到了快要過年的時候,才正式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