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袁術拿下南陽乃至豫州的時候,皇帝劉協和文武百官,也終於抵達了長安。和那些百姓相比,他們無疑是幸運的,除了每疲於趕路之外,最少不用擔心別的事情。
“陛下,這段時間,還請在宮中好好休息,莫要讓下官難做。”董旻看著劉協作揖道,雖然語氣之中,實在聽不出什麼恭維的意思。
不過對此,劉協卻也沒有什麼反應,隻是漠然的點了點頭,就在一群名為服侍,實則監視的宦官宮女的陪同下入了宮。而見狀,董旻又轉頭看向一旁的文武百官,“諸位,請各自回府休息吧。明日一早,還請諸位參與朝會,商議如何安置百姓的事情。”早在百官抵達長安之前,這裏供百官居住的府邸就已經被騰了出來。
皇帝、百官,乃至百多萬的雒陽百姓都被遷移到了長安,那留守長安城的人自然不可能隨便派個人來。所以,身為董卓兄弟的董旻,成為了最合適的人選。
“董將軍,從京……雒陽以及周邊遷移來的百姓足足百多萬人,單憑長……京師,恐怕無法容納的了吧?”聞言,百官之中走出一人恭聲道。
董旻看去,卻是新任的司徒王允,“相國了,安置百姓一事,全憑王司徒做主。”董旻客氣的道。
王允如今可是董卓身邊的紅人,畢竟身為世家子弟,雖然與李義交好,但從董卓掌權以來,一直對董卓非常的恭順。這等人,董卓如何不喜歡?
“如此,那之後就勞煩董將軍了。”王允聞言點了點頭道。
“分內之事。”完,董旻就離開了。飛熊軍得趕回雒陽,他也得接手長安的城防軍,事情可是非常多的。
“王司徒,那百多萬的百姓,無論怎麼安置,恐怕也會出現巨大的傷亡啊。”待董旻離開後,一群士大夫們頓時圍了上來,開口之人,卻是前段時間被提拔上來的尚書楊瓚,而舉薦他的人,正是王允。
聞言,王允轉頭看向諸多士大夫們沉聲道,“諸位,我也知道這件事情非常難辦,但必須辦好!不為了董相國,得也為了社稷著想,為了那百多萬的百姓性命著想!”
“那是自然。”聞言,諸多士大夫們連連點頭道。包括被撤職的楊彪和黃琬。
事實上這些士大夫中,有許多人對於王允是非常不屑的,畢竟在他們的眼中,王允不過是為了榮華富貴而投靠董卓的奸臣罷了。隻是那百多萬的百姓,沒有任何人敢對他們置之不理。
要知道一旦出現什麼差錯,雖然最大的鍋肯定是董卓在背,但他現在人畢竟在雒陽那邊。各種大的罪責,他們這些士大夫們肯定也都跑不掉。而且……那可是百多萬的百姓啊,哪怕他們再仇恨董卓,也不敢對他們置之不理。
與此同時,並州。
7萬5千人的大軍於離石城外駐紮,城門處,無數的輜重車不斷進出著,運送著一批又一批的物資軍需。
“嘖嘖,張燕竟然加入了聯軍?而且那袁本初竟然同意了?”李義看著書信古怪的嘀咕著。
“不過,這倒也是個好事……”想了想,李義冷笑的想著。如果那張燕能夠從頭到尾都老老實實的,那麼他的計劃就更輕鬆了。最少,雖然不能完全不用防備,但卻不用像原本那樣嚴加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