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義真的成為了托孤之臣,那麼無疑,他會立刻得到很大的權利,更會讓張讓他們唯李義馬首是鞍。隻是……僅憑這些,李義就能夠敵得過那些士大夫嗎?不可能!而且不別的,哪怕現在李義想要進入朝堂,也會受到士大夫們的強力阻攔。
此一時彼一時,如果之前士大夫們還會希望李義能夠進入朝堂幫他們對付那些宦官,那如今,顯然不會再有那個打算了。因為比起名聲大,能力強,殺伐果斷的李義,顯然何進這種人更適合作為士大夫們的領導者,畢竟他更加的聽話,而且還有何後這個然的支持者。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如今這種形勢,何進做大已經是不能避免的事實了。為什麼?因為如今的靈帝劉宏不過才歲,而劉辯更是隻有1歲。一旦劉宏駕崩劉辯繼位,雖然不會出現晉升為何太後的何後垂簾聽政的場景,但肯定會被其影響。但,一個婦道人家又哪裏懂得那麼許多?所以何後唯一的選擇,就是扶植自家兄弟何進。
東漢曆年來大多數外戚專權的時候,其實也基本都是如此。皇帝盛年駕崩,新帝年幼無法理政,最終朝堂被外戚把控。嗯?那有沒有和外戚對著幹的士大夫呢?當然有,不過那基本都是在皇帝長大,重新得到皇帝的授意之後的事情了。而在那之前……這麼幹的人雖然也不是沒有,但下場基本都是以死告終。
當然,李義也相信劉宏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如果他真的成為托孤之臣,必定需要像董卓那般率軍入京,以此來控製朝廷。但這種,真的能夠穩住局勢嗎?
不可能!並不是李義入京之後就會變得無比殘暴,然後招來諸多士大夫們的討伐,而是因為任誰坐在那個位置上,結果都不會好到哪裏去。除非,那個人本身就是代表著士大夫的利益,比如袁家或者楊家。
而且李義這些年來雖然不敢邁入官場,但他卻非常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身為皇帝,根本不會容許一個黨派的人占據朝堂的所有權利。所以哪怕坐在上麵的是什麼袁紹、曹操、劉備這些後來的絕代梟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裏去。
就好像昔年的霍光一樣,活著的時候權傾下,死後不到兩年,家族就直接被冠上謀反的罪名滿門抄斬了。這種血淋淋的例子,李義又不傻,怎麼可能會貼上去?
嗯?學習司馬懿?看看他的後代吧!再去看看昔日的王莽吧,不經曆戰爭而取得的政權,又有幾個有好下場的呢?
“不過理由就算再多,我終究還是不想阻止即將到來的亂世啊……”李義忽然有些自嘲的想著。
另外一邊,河東郡東垣縣。
董卓在抵達這裏之後,就收到了靈帝劉宏病重的消息,隨即就找了一個理由停了下來。不得不,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畢竟東垣縣距離雒陽的距離雖然算不上很近,但也不遠。
而事實上,很快就就有士大夫上疏要求責令董卓離開,而對此,劉宏也是下旨嚴厲的訓斥了董卓一番。不過,董卓就是賴著不走,隻是一直用部隊輜重沒有準備好來作為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