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0:再提親(2 / 2)

見狀,蔡邕覺得自己根本就沒有什麼好問的了,畢竟這種表情還需要問嗎?無奈的搖了搖頭,隨後看著蔡清問道,“清兒,子康想要納你為妾,你覺得如何?”完,蔡邕又有一些不甘心的道,“清兒啊,你可要考慮好啊,嫁過去,你可是妾而不是妻!”

其實自古以來,華夏大地就有著一夫一妻製的傳統,隻不過,在一妻的後麵,還有一個多妾。

雖然古語有三妻四妾這麼一個詞彙,不過其實大多來自民間,因為所謂的三妻,隻不過是出自一個典故,在春秋時期齊國的君王因為立後不決,所以戲稱立三個王後。當然,這件事情最後自然沒有成功,但卻被史官給記下來了。於是就有了所謂的三妻。至於四妾,其實隻是男方自己的父母,以及三個妻子的父母贈送的妾。

但這種三妻四妾的製度從來沒有作為真正的法律存在過,有的,隻是一夫一妻。比如戰國時期法家的李悝就在編撰的法經中明確寫出夫有二妻則誅的律法。而到了漢朝,漢九律也同樣規定,亂妻妾位屬於犯罪。

至於傳中那所謂的平妻,不過隻是古代商人對在外經商時所娶女子的一個稱呼罷了,這基本都是為了好聽而已,其餘還有妻、旁妻等,在法律上麵她們依然還是妾。而不管稱呼如何,除了正妻之外的所有女人都隻有妾的待遇,直到鼠尾朝後期,才出現所謂的對房,也就是兩個女人權利相等的情況。

其實這就和無二日國無二君的道理一樣,正妻作為掌管家中一切之人,怎麼可能會有兩個?那豈不是亂了套?當然,妾也不是想納幾個就納幾個,比如以如今李義的地位,可以納妾6人,而如果是平民,最多隻能納妾一人,這是直接寫進律法的。當然,一般情況下你偷偷的納也沒有人會什麼,不過如果有仇家告上去,正好地方官吏又閑著無聊,那可就倒大黴了。

不過,雖然有數量限製,但也不代表妾的地位有多高。如果在漢朝律法中,如果要休妻,那得滿足一定的條件,不然絕對不能夠隨意更改正妻的身份。而對男人的要求,正妻也有拒絕的權利。但妾……似乎四個字就能夠形容她的地位了,予取予求。

無論男人有任何無禮的要求,作為妾都隻能遵從,因為她們根本沒有拒絕的權利。聽起來似乎和奴婢差不多,嗯……其實也真的差不多,隻不過妾一般不會被當作禮物隨意送人。

所以,蔡邕這番話除了不甘心之外,卻也有提醒的意思。雖然蔡邕不覺得李義會虧待蔡清,但成為妾,就表示著蔡清此生都得和李義捆綁在一起,除非李義主動拋棄她。

“女兒想清楚了,還請阿父放心。”蔡清聞言立刻道,根本沒有任何的猶豫。完,還羞澀的看著李義道,“女兒相信,子康兄會好好待女兒的。”

“唉……真是……”蔡邕聞言,又是一陣氣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