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比較重要的,也就隻有上黨、太原和雁門三郡了,五原郡?很遺憾,如果胡人不去那裏鬧事的話,那裏還真沒有在士大夫們的關注範圍之內。
“回陛下,光和5年時,五原郡約有8000戶左右……”李義聞言恭聲道。
8000戶,也就是8000個人家,但具體有多少人呢?這卻也不準,不過一般來,一個普通的民戶都是按照五口人來計算,這是從秦朝時期就傳承下來的製度。
“才8000戶啊……”劉宏聞言麵色古怪的嘀咕著,顯然他完全沒有想到偌大一個五原郡,竟然才這麼一點人。
是的,就是這麼一點人,要知道皇甫嵩食邑八千戶,不過隻是食槐裏、美陽兩縣的租稅。要知道那可隻是兩個縣城而已!而在五原郡,共有九個縣城,卻不過也才八千戶而已。雖然槐裏、美陽位處司隸右扶風,但這種恐怖的差距,也證明了並州和其他州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鄧太尉,你去問問並州諸郡的情況。”劉宏無奈的道。
鄧盛聞言起身離去,而劉宏則再次詢問諸人,“那麼諸位,食邑和封地的事情暫且放在一旁,子康此次立下如此大功,諸位覺得應該如何封賞啊?總不能依然留在曼柏任度遼將軍吧?”
隻是劉宏的話音剛落,李義卻開口道,“陛下,昨日臣曾言,願用此次戰功換取為先祖平反的機會!如今先祖得蒙聖恩,已經平冤昭雪,陛下更封賞臣萬戶食邑。臣,不敢再多求!”
一句話,讓李義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尤其是何進與張讓,他們顯然沒有想到擔心了半,結果李義竟然弄出了這麼一出?而那邊袁隗等人的表情也是驚詫莫名,他們自然知道這件事情,但又有誰真的當真了?而且換句話來,一個平反的機會而已,哪裏需要這麼大的功勞去換?
如果這麼大的功勞才能夠去平反的話,那曆史上有哪裏會有那麼多人去平反?
“胡鬧!子康你立下如此大的戰功,如果不賞,那昔日高祖皇帝立下的軍功製度豈不成了擺設?!”劉宏聞言笑罵道。
著,也不給李義開口的機會,直接轉頭看向眾人問道,“來,大家都,應該如何封賞子康~”雖然無雙侯讓劉宏聯想到李廣這一點有些讓他糾結,不過對李義的寵信似乎並沒有因此而改變什麼,給李義升官!劉宏的態度依然明確。
隻是,麵對劉宏的詢問,眾人卻均沉默著,何進和張讓自然是因為不想看到李義步入朝堂,而袁隗等人卻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好。因為按照劉宏給皇甫嵩兩人的封賞,直接就跳了一級從秩比兩千石跳到了秩中兩千石,那李義呢?功勞不在皇甫嵩兩人之下,但如果也這麼跳的話,那除了驃騎將軍似乎也沒有位置給李義了。
畢竟,在武官之中,除了廢置的大司馬之外,最高的就是大將軍,往下除了驃騎將軍之外,就是車騎將軍了。而這車騎將軍本身,就已經拆成兩份給了皇甫嵩和朱儁,難道再弄個前車騎將軍或者後車騎將軍?
可如果任命李義為驃騎將軍……卻顯然也不適合,不然剛才也不至於改那侯爵名號了。
袁隗等人在沉思,何進和張讓卻也在沉思,顯然劉宏是非得升李義的官不可,那麼如果他們還出言阻止的話,顯然就是和劉宏做對了,這種事情,不管是張讓還是何進,那是絕對不會去做的。
但升官……
就在這時,何進忽然開口道,“陛下,昔日孝武皇帝因為欣賞霍去病,獨為其設立驃騎將軍一職,開始驃騎將軍不過隻秩兩千石,直到元狩四年,才與大將軍官秩等同。”
到這裏,何進頓了一下又再次道,“李君候的先祖李公鎮守並州時被胡人畏懼,稱之為飛將軍。而李君候昔年斬殺敵酋和連、塞外打獵等事,也被胡人畏懼,稱之為飛將軍。所以臣以為,不如新置飛將軍一職!”
“飛將軍?”劉宏聞言沉吟著,糾結的心情終於忍不住浮現在了臉上,先是無雙侯,再是飛將軍,從侯爵名號到官名全部都要往李廣身上靠,這讓劉宏心中實在有些煩躁。
“不錯!”何進再次開口道,“以臣之見,不若將度遼營改為飛騎營,並擴軍至萬人,想來北方胡人聽聞,定然會大為恐慌,更可以借此練出一支雄兵,隨時等待聖命率軍北伐!另外,臣建議由李君候兼領並州牧,不但可以威懾北方胡人,還可以震懾內附的那些胡人……”
“原來如此……”袁隗等人看著劉宏那糾結的神色,終於明白何進為什麼剛才會出那番話了。先是把李義從霍去病第二這個人設中拿出來,如此一來劉宏對李義的幻想就會稍微清醒一些。隨即在提出剛才的那番話,借機讓李義留在並州。甚至在他們看來,何進之所以提出讓李義兼領並州牧,也是覺得一個飛騎營和飛騎將軍未必能夠讓李義閉嘴。
“隻要留在地方,管你是驃騎將軍還是飛騎將軍又能如何?而且你獨領一營不好找你的把柄,但你成為了並州牧後還找不到嗎?”何進心中冷笑著。
“臣附議!”張讓的聲音緊跟著響起,他也弄明白了何進的意思,同時,也非常讚同這一點。隻要讓李義留在地方,想要找他的問題還不容易嗎?
“這算是助攻嗎?”李義心中古怪的想著,起來,他之前就和皇甫嵩研究過如何留在地方,但皇甫嵩卻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畢竟如果太直白,難免會讓人以為李義隻是貪戀兵權而已,那可是身為臣子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