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3:來自何進的助攻(1 / 3)

馬日磾在接到了靈帝劉宏的命令後,立刻就返回了東觀起筆為李陵平反之事寫起了詔書,那雷厲風行的模樣,和他之前猶猶豫豫的模樣當真是差地別。不過這就是馬日磾的性格,在不確定之前盡可能的懷疑,在確定了之後就會堅定這個信念。

起來,馬日磾真的就憑借李義那一己之言從而相信這件事情嗎?當然……不是!雖然看起來馬日磾聽到的全都隻是李義的一麵之詞,但實際上整件事情又不單單隻是李義的一麵之詞。

之所以這麼,是因為從靈帝劉宏,到三公、大將軍等人,全都沒有反對這件事情。雖然拿不出實物證據,但作為唯一的知情人,其所言本身就足以作為證據了。畢竟,在這個注重聲譽的時代,不管是劉宏還是三公,都不可能因為欣賞李義而為李陵平反翻案。

而且,也正是因為注重聲譽,所以在馬日磾看來,李義得那些話的可信度也會非常高。事實上在後世也是如此,一個聲譽良好之人的話,許多人也都會選擇直接相信。

當然,撰史需要的是嚴謹性,所以在史書中,馬日磾隻是按照他所的,將這件事情從頭到尾的記錄下來。至於後人相不相信,那自然就是後人的事情了。畢竟他自己撰寫史書,也會對之前史書中記載的內容多加驗證。

隻是在另外一邊,當馬日磾離去之後,眾人卻沒有直接散去,因為還有一件事情沒有定論呢,那就是如何封賞李義。畢竟皇甫嵩和朱儁都已經封賞了,總不能繼續當李義等著吧?要知道昔日隨盧植破敵,兗州打破卜己的時候,就已經讓李義等著了。

不過就在這時,從剛才就一直沉默的何進卻忽然開口了,“陛下,既然李君候的出身已經要大白下,那麼臣以為,冠軍侯這個名號似乎應該改一下才是。”

聽到何進的話眾人不禁一愣,似乎沒有明白他得是什麼意思。不過隨即眾人就反應過來,一臉古怪的看著何進。因為他們實在不明白何進玩得這是哪一出,剛才明明還打算阻擾這件事情,如今卻忽然體貼起李義來了。

是的,就是體貼,因為冠軍侯這個稱號並不是自古就有,而是武帝劉徹為霍去病專門設置的,意為勇冠三軍。如果李義的出身還如同以往,那麼用這個侯爵名號自然沒有任何問題,可如今,李義卻是李陵的後人!

關於李家和霍家之間的恩怨情仇,其實起來也很簡單。昔日衛青和霍去病深入漠北北伐匈奴,李廣也要求參戰,最終隨衛青出征。但結果卻讓人很是無奈,因為迷路,耽誤了約定的時機,甚至差點釀成大禍,最終因為衛青的問責,李廣選擇了自殺。

這件事情和衛青自然沒有任何關係,身為統帥,麾下出現問題自然得詢問一番,更別劉徹那邊還在等消息。而李廣自殺,卻也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畢竟老將軍戎馬一生,卻犯下如此聽起來有些兒戲的錯誤,險些釀成大禍,因為羞愧而自殺卻也是得通的。

隻是隨後,李廣三子之中,僅存的兒子李敢卻因此懷恨在心,認為是衛青逼死李廣,並於某次找到機會打傷了衛青。對此,衛青隱瞞了下來,卻被霍去病得知,於是霍去病也找了個機會,在一次射獵中射殺了李敢。要有錯,自然是李廣和李敢先有錯的,隻是霍去病射殺了李敢卻也是事實。

如今數百年過去了,李家早已經沒落,霍家也已經不存在了,仇怨也不可能繼續下去,不過冠軍侯這個名號,顯然依然存在。不管從哪方麵來,一個李氏後人頂著冠軍侯這個名號,任誰都會覺得怪怪的。

所以,眾人古怪的看著何進,不明白他的態度為什麼會突然轉變。尤其是張讓和袁隗等人,心中更是一邊罵著何進,一邊琢磨著何進的態度,以及是否要繼續拉攏何進。

“嗯……遂高之言卻也不無道理……”劉宏撫須沉吟著,不過表情卻頗為糾結。因為這冠軍侯的名號一旦改了,那劉宏按照霍去病的路去給李義鋪設這件事情不也告終了嗎?本來都已經定好了封李義一個驃騎將軍,但在這種情況下,這個位置顯然不能給李義了。哪怕李義自己不拒絕,劉宏也不能這麼做。

畢竟,這其中的道道就算李義暫時沒想明白,早晚也會想明白的。屆時李義會怎麼想?這顯然是一個問題。

“但如果那霍去病不行,衛青也不行了?”劉宏糾結的想著,雖然衛青貌似和李家沒有什麼恩怨,但畢竟李廣是因為衛青的問責而自殺,哪怕衛青沒錯。

而另外一邊,皇甫嵩和朱儁倒是興致勃勃的討論起李義的新名號,或許,是因為這件事情對於他們這些軍旅出身的人,更加具有吸引力?

就在這時,何進又開口了,“陛下,諸位,李君候乃是李騎都的後人,卻也是飛將軍李公的後人,昔日太史公對李公的評價是李廣才氣,下無雙。而臣觀李君候,卻也當得上這四個字!”

“無雙侯?”劉宏沉吟著,反複念叨著這個詞,似乎是在考慮。

而袁隗等人則古怪的看著何進,顯然對於何進的這番話很是奇怪。確實,在史記中的李廣傳裏是有這麼一句話,但全文卻是“李廣才氣,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

這句話是一個叫做公孫昆邪的典屬國,於李廣任上穀太守時,對漢景帝劉啟上疏的時候的。

暫且不這兩人之間的關係如何,公孫昆邪又為什麼會這麼。單單這句話,怎麼看都不像是在誇獎李廣。因為這番話白了,雖然承認了李廣的才能,但卻直接他非常自負,很可能會引來敗果。而這份上疏最終的結果,就是李廣被調任到了上郡當郡守。

所以,袁隗等人實在不明白何進的這番話到底是在誇李義,還是在損李義。如果換做是尋常大儒的話,那肯定是在暗損李義無疑!不過他們卻不覺得何進有那麼大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