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府。
“什麼?!李陵是那李子康的先祖?!”張讓聞言目瞪口呆的看著蹇碩,顯然不太相信自己聽到的話。
“正是!那李子康當著聖上的麵直言,願意用自己的功勞來換取其先祖平冤昭雪的機會!”蹇碩恭聲道。
“李陵啊……”張讓聞言沉吟著,顯然這個名字讓他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雖然李陵已經死了快00年,隴西李氏也早就差不多消失了,但李陵這個名字對於漢朝的士人來,可從來都不是什麼陌生的名字。
因為不管從其李廣的孫子這個身份,還是李家與霍家的恩怨情仇,再到其充滿爭議的一生,都讓李陵成為了即李廣之後,隴西李家名氣最大的那個人。別的不,單單【漢書】為李陵單獨列傳,就足以證明許多東西。
“聖上的態度是……”張然臉色陰沉的問道,雖然隴西李家早已經是是過去式了,但關鍵李義可不是過去式!他賦異稟、文武雙全,而且年紀輕輕就已經立下了無數功勞!如果再加上李陵後人的身份……
“看聖上的意思,似乎對於為那李陵平反有些意動,不過卻有些擔心士大夫們反對,所以提出要與士大夫們商議一下。”蹇碩聽到張讓的話,哪裏不知道其想要知道什麼?要知道蹇碩這些年來能夠一直擔任劉宏身邊的黃門,除了他確實很得劉宏寵信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因為他有眼力,會揣摩心思,不單單是對劉宏,還有張讓他們,所以張讓和趙忠都非常信任蹇碩。
“另外,當時黃門侍郎荀攸荀公達也在場,想來用不了多久,大將軍那邊也會知道吧?”蹇碩恭聲道。
“嗬嗬,荀攸和那李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結識,而且那何進又不敢重用這位荀家子弟。恐怕……那荀公達根本就不打算將這件事情告訴何進吧~”張讓聞言冷笑著,同時右手食指在桌案上輕輕的敲著,聽起來很有節奏,這是張讓在思考時的一個習慣。見狀,蹇碩沒有在話,而是立在一旁恭候著。
半響後,張讓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想要利用這件事情打壓李義的難度太大了,或者根本就不可能。”張讓歎息著。如果李義是打算用功勞來換李陵的清白,那麼張讓能的可就太多了,但隻是換取一個平反的機會?張讓實在找不到什麼可以利用的地方。
拿李義是李陵後人來事?好吧,或許昔日因為李陵,隴西士人們均以李氏為恥,甚至都連用都不會去用李氏的族人。李氏之所以落魄,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一點。
但是!距離那個時候已經過去了快00年,隨著【史記】、【漢書】的出現,李陵在士人們心中的形象早已經不再像當初那般低了。更別李義自從出仕以來就屢立大功,斬殺和連、平定黃巾之亂。
而且自古以來,均是胡人南下騷擾,雖有衛青、霍去病北伐成功,但到如今,卻也隻有李義敢率軍北上打獵。雖然看起來有些孟浪,但最少,沒有發生他們不想看到的後果不是嗎?許多時候,政治這種事情看得不就是結果嗎?如果胡人因為李義這件事情反攻漢朝而李義沒有擋住,那李義無疑會被安上各種罪名。但成功了……那麼自然會被當作是重振大漢聲威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