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8人,這是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測試後,最終留下的人員。“還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呢~”李義心情不錯的笑道。本來他還以為能剩下、00人就已經不錯的,不過如今看來,魏忠確實為這裏補充了不少新鮮血液。
“奉先,從今開始,就由你來訓練他們!恭直、子剛你們兩人輔佐,阿飛你們則一起幫忙。”李義對著眾人吩咐著。
奉先,呂布的字,而恭直和子剛則是高順和典韋的字,這是李義昨晚上臨時想出來的。不得不,李義對於起名這些事情真心有一種濃濃的無力感,和讀了多少書沒有關係,完全就是一種單純的乏力。
事實上不管是高順的恭直還是典韋的子剛,李義都非常的不滿意,可沒辦法,他在想不出什麼好聽又有含義的字後,也隻能用一種很是敷衍的態度來搞定了。
這個時代取字的規矩很多,比如根據出身,根據名和字的呼應,或者根據名和字的同義或反義,甚至根據長輩的期望又或者其他雲雲。可以取字的規矩五花八門,可偏偏,李義就是想不出一個好字來。簡單的來,就是怎麼念怎麼拗口。
隻是和李義的不滿意不同,高順和典韋在得到這個字後他們卻是開心的不得了,或許在他們心中,對這個字很滿意?又或者隻是因為這是李義賜予的?李義比較偏向於後者,因為在他心中,最讓他滿意的字,也是曆史上呂布本來的字,呂布在得到之後和高順、典韋完全是一個反應,激動的不得了。
不過,今李義並沒有要求諸人立刻開始訓練,可是拿出了酒食和他們一起開了個宴會,希望以此來徹底消除他們對自己的距離感。隻是……當白趴在李義的身邊時,哪怕它露出一臉蠢萌的樣子,恐怕也沒有哪個兵敢靠得李義太近吧?
直到黃昏之時,李義才返回將軍府,在和蔡邕等人攀談一番之後,就跑去找蔡琰學習樂器去了。而接下來的日子,募兵、練兵、向蔡琰求教成了李義的主旋律,當然,除了這些之外,李義還通過魏忠、督瓚等人大肆購買馬匹。
雖然他家裏也有養馬,但作為已經將度遼軍完全看作是自己東西的李義,又怎麼可能做這種左手交到右手的無聊事情呢?雖然能夠省下錢來,但錢現在是還有點用,等到黃巾之亂爆發之後,那點錢不知道得貶值成什麼模樣。
數之後,冠軍侯、度遼將軍要招募士兵的消息瞬間席卷了並州,雖然這種招兵榜文在這個時代並不罕見,但李義這個人的傳奇性,無疑增加了許多人對於參軍的熱情。可惜李義的要求非常的咳咳,16-5歲之間的年紀要求,瞬間就踢掉了大部分人,不過就算如此,還是有非常多的人往曼柏趕去。
10月,一個重大的消息從塞外傳來,驚動了整個漢朝。
“什麼?!胡人大亂,許多部落開始互相攻伐?!”李義震驚的看著督瓚,顯然有些不敢相信這個事實。雖然和連被他殺了,但和連一個0多歲的大叔,怎麼想也都有兒子了。雖然和連各種不得人心,但隻要有繼承人,不可能產生太大的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