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5:龍顏大悅(2 / 2)

“昔日兩位愛卿在並州時,平南匈奴之叛,北拒鮮卑的侵擾,後又在西北對抗羌族,為本朝的安定立下汗馬功勞。而如今,他們的弟子斬敵酋於九原,保護本朝百姓不被侵擾,更揚我大漢聲威於塞外,當真是取之於藍青於藍啊!!”劉宏頗為感歎的道。

著,劉宏將一旁的簡策交給邊上的黃門蹇碩,“大聲點念!朕要仔細聽一聽李愛卿除了斬殺敵酋、繳獲敵人王旗之外,還立下了多少功勞!”

恭敬的接過那份簡策,蹇碩隨即展開讀了起來,而隨即,李義此戰的戰績徹底晃瞎了眾人的雙眼。

算上李義自己共96人,不但突襲敵軍大營成功,更一舉擊殺胡人單於和連,與此同時。其率眾在敵軍大營中左衝右突往來奔殺,萬餘鮮卑士兵卻無人膽敢抵抗。這番話卻是督瓚請蔡邕幫忙寫的,雖然略有誇張,比如敵軍數量方麵,但絕大部分還是屬實的。

另外,張聲以及其麾下的500騎,在張聲的極力要求下,蔡邕隻是輕輕的一筆帶過,基本上看了這份彙報的人,都會下意識的認為張聲率領的500騎隻是跟在後麵撿漏的而已。雖然事實上,也差不多……

而在督瓚的戰果統計中,此役共斬敵4000餘人,包括單於和連以及鮮卑第一勇士忽必能。同時,還繳獲了數以千計的戰馬、兵器。

當然,這裏的4000多人,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在混亂中被火燒死或者被踩踏而死的倒黴蛋。不過顯然,督瓚是不會這麼寫,漢靈帝劉宏以及朝中的文武大臣們也不會那麼去想。

另外在最後,督瓚非常誠懇的將功勞都推給了李義,直接將事情定性為沒有李義,整個五原郡可能都會丟了。

蹇碩讀完,朝堂之上一片安靜,就算是早已經知道李義是此戰的最大功臣的橋玄,也被這份戰果給震驚了。

好半響,橋玄最先反應過來,“陛下,臣以為,李子康立此大功,依照祖訓,應當封侯!”橋玄大聲道。

“嗯……昔日皇甫愛卿和張愛卿雖然立下戰功,卻因故未能封侯,一直都是朕心中憾事,如今給其弟子封侯,於情於理,都是應當的。”劉宏點了點頭笑道。

在這個時代,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夠封侯的。明麵上,封侯的規矩隻有一個,看戰功!不過絕大部分的時候,卻還有三個潛規則,位極人臣者封侯,比如大將軍、太傅。娶了公主的人封侯,皇後的父親封侯。

所以哪怕何進這等外戚,在沒有功勞成為大將軍之前,卻也不能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