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1:應對(2 / 2)

李義的提議很快就得以執行,李義更是陪著各方督郵每個縣城、鄉村的進行監督。李義並不指望百姓們能夠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他也沒有那功夫為他們進行普及教育,他隻需要這些百姓們知道,這些事情是必須要這麼做的。

這麼做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並州確實沒有出現疫情。而那些躲災到並州的人,也都被隔離了起來,有疫症的也均被及時發現。

隻是不等李義等人開心,4月,並州大旱,這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因為此時大家正全神貫注的盯著兗州等地的疫情。

“大人,開倉放糧吧。”李義提議道。

“但開倉放糧隻能滿足一時之需,災民那麼多……”戶曹掾史孫亮猶豫道。

“而且五原牧場眾多,大量的牲畜都需要口糧……”田曹掾史王俞附和道。

如果要滿足這些,單憑五原郡府的糧倉,根本不可能滿足的了。不別的,單單那些牲口,需要的口糧就不知道多少了。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總不能看著百姓、牲畜全都餓死吧?”李義聞言歎道,在五原,其實耕田的反而不如畜牧的多,因為這裏擁有優質的草原,許多人家都會養些牲畜。這些牲畜不單單是百姓的錢財,更是他們的口糧和未來。

眾人不斷討論著,督瓚也是猶豫不定,雖然已經上報給朝廷,但此時朝廷的目光依然集中在兗州、冀州等地的疫情,又哪裏有功夫理會並州呢?漢朝十三州,如果哪一州最不得朝廷重視的話,肯定是並州無疑。因為這裏大部分的地區都是給南匈奴人居住的,這種結果就導致並州的發展非常差,除了畜牧之外幾乎沒有太多的價值,更是朝廷流放犯人的首選地方。

看著眾人議論紛紛,李義想了想後再次道,“大人,不如這樣吧,如今剛剛大旱,百姓家中肯定會有些許存糧,先下發告示讓他們節省使用。如此一來,相信撐個個把月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頓了頓,李義又道,“至於開倉放糧,屬下認為不應該每個人都能夠領取,畢竟佳佳狀況不一樣。所以應該製定一個領取災糧的條件和數量,並由官吏進行查證。準確無誤後才進行發放。如果有人不符合條件卻想要冒領,直接重罰!比如沒收存糧充實糧倉……”

至於如何查證是否附和領取災糧的條件,李義並沒有明,因為在他看來,其他官吏肯定比他更懂這些。而且他也不想什麼東西都自己一個人了,雖然就算這麼做,以他如今的聲望也不會有什麼人敢什麼,但李義還是覺得不太好。正所謂自己吃肉沒關係,但總得給別人留口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