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個原本一直呆在她身邊保護她功夫最為精湛的男子,這會子也被那個女人派了命令出去,強行領著人朝著自己這邊衝了過來,殺了他不少的下屬,場麵比起這兩軍交戰起來的血腥絲毫不弱。那些下屬的頭顱割了下來,便是往著明軍堆裏一扔,完全讓他的這些將士自亂陣腳。
不得不說他的這一招的確是有用,短短的時間之內,隨著這個女人和韓家將的出現,原本占盡了上風的他們已經有些被這些韓家將壓著打了。就更別提被這些韓家將圍堵在後麵的騎兵,他們被北朝軍和韓家將兩方勢力圍剿,恐怕是沒有什麼生還的機會了。
不過,她這麼做卻也有一個最大的弊端,她領著韓家將從中脈衝了進來,想要最大可能性的衝散明軍的陣型,就必須將她的整個陣型拉長。如此以來,這些韓家將的自保能力就會削弱不少,不再像之前在明軍軍營之外時,韓家將幾乎是抱成了一個團地出現,相互之間都打著完美的掩護和配合,才會並沒有多少損傷的在他麵前成功救下了那些北朝餘孽。
但這一次,韓家將的陣型拉得很長,在那個女人身邊便少了很多可以保護她的人,尤其是那個她最得力接了最重大的任務,朝著自己這邊衝過來的下屬,對於那個女人來說無疑就是老鷹折了一隻翅膀。
寧國勝清楚地知道,想要對付這些韓家將,那個女人的地方是最好的突破口。隻要把她解決了,這些韓家將不攻自破。
寧國勝這麼想著,也是冷笑了一聲,他根本也不在意那些不自量力朝著自己衝過來的韓家將,隻是召來了一旁的幾位將領,便是下了命令去,讓他們迅速帶著自己的兵馬也拉寬一軍的陣型,行程對韓家將的包圍圈。
那些個韓家將和北朝軍圍堵在一起的明軍,或許身在其中看不清楚局勢,但他寧國勝可不是吃素的,那麼多年的仗也不是白打。
韓家將雖然氣勢洶洶卯足了勁地想要一扭乾坤,但無奈他們的人數不過數百,想要衝散陣型分割戰場隻能夠拉長陣型。他便將明軍的包圍圈也擴大去,調整陣型先行壓製住韓家將,其他那些北朝軍自然是不需要放在眼裏。
至於那個女人,寧國勝讓一個手下前去迎戰拖延住那個朝著自己這邊攻過來的韓家將,另一個將領則是領人在掩護之中從旁直衝,朝著那女人而去。
能不能攻得下來三十裏防線,對於寧國勝來說已經並沒有那麼重要了,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殺了她!
命令一傳達下去,明軍的各個將領也知道,寧國勝認準的命令,根本沒有改變的可能性,自然隻能一一地領了命令下去,迅速地改變陣型和攻勢了。
大家都身在戰局之中,些微的改變誰都無法察覺得到,但慢慢的,韓家將的人都已經有些發現,明軍的陣型和攻勢方向,已經有所不同了。
他們放大了自己的包圍圈,讓明軍的陣型變得不如之前一般緊促,但是有了更多的活動空間,最是利於他們的步兵對抗騎兵的方法。而在阿喜這一頭,明軍的攻勢卻越發地聚攏了起來,沒多久的功夫,已經有不少的明軍將領,都到了阿喜身前不遠,朝著這邊迅猛地進攻下來。
圍在阿喜身邊的韓家將的確都是不容小覷的角色,但無奈如寧國勝所預料的一般,為了更好地阻斷明軍前後營的配合和陣型,阿喜拉長了他們韓家將的陣型,也讓自己更大空間地暴露在了危險之中。
如今,她又讓劍七領了一小部分的精銳衝了出去,自己身邊更是兵力空虛。
寧國勝啊寧國勝,到底是如今明國的第一上將,山穀一計讓他迅速識破調轉回攻三十裏防線,這防線處的交戰,他卻也能夠這麼快地看清局勢,迅速調整陣型想出可以應付自己的對策,還打算擒賊先擒王地逼到了自己這頭來了。
阿喜的眉頭深深地皺了起來,她周圍的這些韓家將看出了寧國勝的用途,已經很快得將防守聚集到阿喜這一塊兒來,盡可能地抵擋那些明軍的攻勢。
而她向著身後不遠處看了過去,身後的局麵被她打開,北朝軍的勝麵已經越來越大了。
時間,她現在需要的,隻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