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守備立更新,候得平陽破(1 / 2)

阿喜覺得自己已經說得夠多了,若是蘇穆芸還不能明白,她也無能為力。

隻不過,雖然如今她和蘇穆芸之間的關係變得那麼疏遠,可畢竟十多年的感情還在,阿喜顧念著這些,也不想因為自己的回來,而讓芸兒和成哥哥之間再生什麼枝節。

所以,在鹿城城守府中住了一晚,第二天她便隨著常樂到了城南軍營之中。

韓家暗隊的人馬依舊駐守在了鹿城防線外不遠的地方,隨時待命等阿喜的吩咐。

如他們所料,這一戰,寧國勝他們吃了大虧,損傷了上千兵馬不說,還讓北朝軍一連抓了孟術和羅運這兩人,軍中正是議論紛雜的時候。

原本因為這一次寧國勝帶領的猛攻,一路將北朝軍在鹿城的防線從一百裏開外打了三十裏,卻沒想到這臨頭來會出現這麼大一個失誤,讓北朝軍利用了他們糧草物資上的不方便,如此重挫了他們。

如今,寧國勝就算再不情願,恐怕也隻能不得已的停戰下來。他們軍中缺糧,在糧草物資未能補足之前,寧國勝已然不敢再貿然開戰,否則的話恐怕還會是像這一次一般,讓自己吃上一個大虧了。

更何況,秦卓這一頭,也早早派人帶了羅運的血書送到了明軍的軍營之中,以羅運的性命來要挾明軍退兵百裏。

寧國勝好不容易布置好的攻城戰線,自然是不想因為羅運而影響戰線,否則這一切化為烏有,更會影響他們的戰局。隻是無奈這軍中還真是不少羅運一派勢力的人,那頭的信才剛傳了過來,這頭便是都不約而同地說著必須退兵百裏以保住羅運的性命。

好似一個羅運,要比得上整個鹿城一般。

寧國勝哪裏不知道這些人心中打得算盤,他們依附於羅運,在這朝中的前途命運也和羅運息息相關,自然是不想因為羅運的死而將自己的前途也葬送在這兒。

可寧國勝卻也不是什麼能被人牽著鼻子走的人,最多能做到為了羅運暫且停兵與北朝軍交涉,卻怎麼都不可能直接將戰線退到百裏之外,自己消耗自己的兵力和士氣。

就這樣,兩方勢力相爭之下,明軍的戰線雖一直沒有撤退,卻也再也不見了絲毫要攻戰的跡象。

而這一段他們因爭論而停步不前的時候,也正是北朝軍全力準備為之後死守鹿城爭分奪秒做好戰備的時機。

在鹿城的軍營之中,即便成鈺還沒有以後北王的身份昭告天下,可阿喜是韓家後裔的事情卻也還是流露了出去。

原本那些個軍營裏的將士就對阿喜的身份好奇得不行,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女子,才能有這般的能耐,如今好不得來了一個韓家後裔的傳聞,將士們驚訝之餘卻竟然並沒有多少人懷疑。

若說是韓燁將軍的後代,那如此說來,這巾幗不讓須眉的氣魄,也是不言而喻著實說得通了。

再之後也不知道是誰多嘴到阿喜麵前問了一句,阿喜大大方方地幹脆承認了下來,這傳聞也就這麼落成事實了。

自此,有著這韓家後裔的身份在,軍營裏頭的那些個將士對於阿喜更是崇拜恭敬得不行。韓燁和韓家對於北朝的赫赫戰功,即便過去了那麼多年,卻還是無法被時間抹滅,是故有著這個身份在,再加著之前兩次阿喜立下來的功勞,即便阿喜隻是一個女子之身,即便不過是被授了一個小小的女官,甚至還比不得常樂的協領官兒大,可這軍營裏頭卻是各個都將阿喜的位置放得重要得很。

阿喜到了軍營之中,也絲毫是沒有閑著,鹿城的戰線被寧國勝的兵馬一路打得隻剩下了最後的三十裏防線這一處,也已然是被明軍多次攻得殘破不堪搖搖欲墜。

所以現在對於北朝軍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盡快地修繕防線。

阿喜跟著常樂到三十裏防線處去看過一次,其實這戰場上的攻防功夫,她還真真算得上是個新手,雖然能從兵道之書學了幾分淺略的行軍陣型之道,但這最重要的戰場行軍經驗是真沒有多少。

如今到了這防線上來看著,也才感歎著戰場行兵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光是一個攻防戰線,就是要做到麵麵俱到絲毫都容不得錯。

李昂多年在戰場上摸爬打滾還真是有些本事的,前頭剛停了戰,這防線處的休整就已經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了。

阿喜在遂城時曾經製作過的連發弩,在這兒也看到了些許痕跡,在遂城時她曾帶著人做出了一批來,不過幾次大戰也損了不少,如今軍中的連發弩大多是李昂他們根據自己做出來的模仿改造的,也算是有模有樣。